第1719章 烽烟再起,丝毫无闲 (第1/2页)
也许,有人认为投靠鬼子的伪军战斗力很拉胯。
实际上,有鬼子督战的伪军战斗力远八路强。
伪军很单纯,因为惜命,所以进攻时很少会拼命。
而此时防守,又刚好处于背水一战之境,不玩命不行啊。
子弹不要钱的往黑暗中倾泻,手榴弹命令黑暗中扔,机枪子弹从开火就没有停过
二营玩命进攻,奈何敌人火力太猛,根本无法达到预想中攻进敌人五十米后冲锋拼刺刀的结果。
高一刀对战场形势感知如同饿狼般敏感,当机立断下令进攻的队伍与伪军脱离。
从观察员报告的消息中,很快判定运河支队与轮训队那边的进攻同样出现了问题。
在高一刀眼里,运河大队战斗力完全上不了台面。
来自于基层连排长为主的轮训队虽然战斗力还将就,但是兵力有限,他怎么也不认为马良率领的三十余轮训队员会是鬼子的对手。
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判断这次进攻与之前几次对鬼子船队袭击一样.失败了。
失败并不可怕,鬼子船队北上还有两百多里。
只要自己手上手上有人有枪,仍然还有机会。
前郑村。
位于东古镇以东五里,运河八里。
天亮前。
九营分批潜入村里,在拿下东古城镇之前,九营连夜急行军时曾经过这里。
当时就觉得这个几乎空无一人的村子是个临时驻扎的好地方。
胡义派人给分区赵书记送了一封信,信里简单对赵书记“汇报”了伏击扫荡的鬼子战斗经过以及“警备营”暂住在前郑村的事。
昨夜南边“警备营”伏击战,赵书记派过去增援的队伍还没有到达战场,战斗已经结束。
增援部队带回来大批鬼子伪军军装.
还有接近一个两个营的武器装备。
对于“警备营”没有连夜离开,赵书记觉得有这么一支队伍在分区藏粮重镇附近,相对于给保卫东古镇过冬粮仓上了双保险。
以一个营兵力对上一个中队鬼子加上两个连的伪军,能取得几乎全歼的胜利,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正好,鲁西区的区长得知分区攻占东古镇后匆匆赶到。
赵书记当即紧急召开在东古镇的分区领导会议,打算对“警备营”伏击战全歼敌人后续进行分析。
听赵书记介绍完这两天的警备营的动作,刚忙完反扫荡工作的区长不由得眉头紧皱:“东古镇藏有大批粮食,秋季反扫荡取得胜利警备营功不可没,但他们无组织无纪律,却对东古镇过冬粮造成了巨大威胁.”
敌工科长有些不大满意区长的发言,当即出言反对:“以我们分区主力的战斗力,对上那些鬼子伪军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虽然警卫营无视分区是藏粮之地招惹敌人,但事前他们并不知情!”
区长看了一眼敌工科长,有些不满:“你知不知道,如果这批粮食有失,很可能给分区带来灭顶之灾啊。”
分区后勤部长赶紧打圆场:“是啊,先前他们未经分区同意私自攻占东古镇,确实并不知情,而且,现在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东古城镇,并没有给分区的物资过冬计划带来的严重后果
区长面色严肃,从上衣兜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敌人科长:“我过来之前,带来了聊城那边地下同志的十万火急情报,鬼子华北司令部的北特警第三大队已经连夜离开聊城,据区里的情报员分析,敌人很大可能性是往我们这一带而来。”
敌工科长大吃一惊,赶紧站起来:“我建议,分区司令部得立即转移.”
“得在敌人到来前,将粮食分批转移!”
“可是,一百多万斤抢收的高粮,要多少人才能转移走?”
“是啊,就算一人能挑走五十斤,也得要两万人!”
“别忘了我们靠近运河,可以走船运!”
一直没有开口的赵书记面色阴沉:“你们的意思是,我们要将东古镇拱手还给小鬼子?”
区长愣了一下:“老赵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眼下粮食比什么都重要,这批粮食,不仅是咱们分区的希望,也是乡亲们的希望啊!”
运河支队长赶紧表态:“我们的人已经控制东古镇附近所有炮楼,就算是我们离开,东古镇仍然在我们手中,炮楼中也全部换上了我们的人。”
区长黑着脸:“你们是不是都忘了,分区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阻击过运河向西增援的敌人?也就是说,我们运河支队需要阻击过运河向西敌人!”
赵书记看向区长:“老王啊,眼下敌在明我们在暗,从聊城来的敌人目标应该是河西岸的东亚同盟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