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姆妈最疼爱的臣子(上) (第1/2页)
第二天上朝,沈德敏锐注意到御史台那边传来灼热的视线,稍微用余光去看,不意外视线主人就是崔中丞。她想起昨夜知晓的劲爆消息,表情古怪了一瞬,莫名有些心虚了。
不对,她心虚个什么劲儿?
万千未来中的一个,又不是必定会发生。
退一万步说,即便发生又能如何?
沈德闭眸稳定紊乱心神。
再睁眼的时候,恰好听到任命。
她与荀公相继出列:“儿臣/臣遵旨。”
正式办差的激动热血将那点纷杂念头驱散,满心满眼都是即将到来的差事。文武百官看着这位颇有主上少时神韵的皇太女,一时各有心思。直至朝会散去,沈德主动找荀贞。
遥遥唤道:“荀公,留步。”
荀贞在她开口前就停下了:“殿下。”
主上对这位独女从不吝啬喜欢,刚出生便封其为元亲王,没两年又册立皇太女,王庭什么配置,她的太女府便是什么配置,共用同一套班底。民间那些喜欢挥斥方遒的儒生也时常感慨两句,说什么哪天圣人有个三长两短了,太女殿下便能丝滑登基,都不用磨合。
荀贞对这种言论不是很喜欢。
主上春秋鼎盛,怎会有三长两短呢?
只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十多年来看着太女殿下长大,一众元从重臣也时常入太女府给太女殿下讲学,诸人心中早已认可她的储君之位。可仍希望新旧交替那天能迟一点到来。
“我有些事情要请教荀公。”
“嗯,殿下请。”
今天朝会难得没有上演暴力画面,但高频率的脑力消耗也很累人,早上吃的那点朝食早就消化完了。二人循着人潮一块儿去吃廊食,耳畔时不时听到同僚吐槽光禄寺的菜谱。
“真希望灵机一动的创新能少点……”沈德被白胖的包子蛊惑,尝了一口发现里面的馅儿既不是肉馅也不是菜馅,竟然是炒面馅儿,关键是这个炒面还用了青橘果肉当配料。
她也不能浪费,皱着眉吃完了,末了还点评道:“又酸又咸,该让御厨自己尝尝。”
御厨沉浸在自我艺术不知天地为何物了。
其他官员也在吐槽嫌弃。
十多年了,御厨确实有过灵机一动创造新菜谱,但九成九依旧是黑暗料理。或许是光禄寺也觉得这些御厨有些放飞自我,强制性规定每天只有两道新菜式,其他都是旧菜式。
荀贞:“殿下要问什么?”
沈德囫囵吞咽下肚:“关于此次差事。”
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这么正式出门办差,有许多不熟悉的地方。她也知道自己是姆妈唯一女儿,要是首次差事办不好,丢的不仅是自己的脸,还有姆妈的脸,也会让暗地里那些人嘲笑姆妈选择继承人不行——这两年时间,沈德便看过好几封暗示姆妈再生一个孩子奏本,国之社稷交给沈德不是很稳当。兴许第二个孩子就是男嗣,风险比立沈德小。
沈德初次看到这些内容还很震惊。
为什么册立她的风险就大了?
册立一个男嗣风险就小了?
是自己做的哪里不好吗?
姆妈只是瞥了一眼,将奏本撕了个粉碎,命人去申斥这个不长眼的官员,又宽慰尚且年幼的沈德:【不用理会这种蠢笨之人,子嗣对于他而言来得过于轻易,所以他才能轻描淡写写出这样不通人性的蠢话。若是他真的知道子嗣精贵,来之不易,他就会闭嘴了。】
沈德虽未将这些偏见放在心上,但她作为储君也不想被人小瞧。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差事的内容,姆妈一早就跟她透露过,她也提前查阅大量资料,但真正落到实处跟古籍上说的还是不一样的。这种时候便需要荀公这样经验老到的前辈在一旁指点一二。
荀贞:“首先,不要紧张。”
沈德认真听着下文:“其次呢?”
荀贞笑道:“其次,不要心慈手软。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将殿下佩剑磨得锋利些。”
方便回头杀人能一剑将人脑袋劈下来,而不是卡在人骨头里面,这样不容易使劲儿。
沈德:“……”
荀贞道:“殿下,肯定要死人的。”
或许还要死不少人哦。
主上给他俩的差事细分能分成两块,一块就是查地方财政,去岁送至凰廷的税银有些问题,耗损账目对不上,尽管账目做得堪称漂亮,但荀贞凭借多年嗅觉还是发现了端倪。
王庭这边还没有动作,那边就死了几个关键人物,尽管每个人死因看着都很合理,但发生在这个节骨眼就是不正常。他们多半是做了替死鬼了。荀贞一听这还了得,亲自上!
而沈德负责的一块差事是治蝗。
尽管农家士人能用言灵消灭虫卵,可范围有限,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这么多年依旧紧缺得不行。农家士人的主要任务还是春秋两耕,蝗虫方面实在匀不出多余的精力。即便能,此法也是治标不治本。去岁,左仆射寥嘉与族中子弟寥谦姐弟归乡祭拜,意外淘到一物。
本以为是什么失传古籍孤本。
买下来打开才发现是一份潦草治蝗策略。
他起初没有在意,看了两眼来了兴致,研究了一整夜。回到凰廷,寥嘉立马寻了右仆射林风一起探讨,林风如获至宝。这份治蝗策略几乎是另辟蹊径,用了跟当世治蝗思路截然不同的角度,从数据来看大有可为。林风问明此物来源,当即命人循线索去找著作者。
他们运气不错,还真找到了。
这份治蝗是一对民间夫妇合著的。
夫妇二人一生经历大大小小蝗灾不下二十次,每发生一次,全家上下都要陷入灭顶之灾。说来也巧合,他们夫妇都是受了李良花事迹鼓舞,才萌生了写这篇治蝗策略的念头。
他们将发现的规律写了进去。
可他们只认得几个字,只能委托同乡帮忙书写。怎料这名同乡心生贪婪,也知道李良花封爵一事,居然将这份策略据为己有,扭头又哄骗夫妇二人官府不稀罕他们写的东西。
同乡偷偷将策略送去了本地官府。
负责官吏只是看了几眼就将东西丢出来。
【去去去,写的都是什么东西。】
真以为人人都是李良花呢?
同乡被落了面子,气急,将这份东西连同一些旧书低价卖给收书人,收书人集市摆摊忽悠冤大头买单。万万没想到会落到寥嘉手中,而寥嘉又很感兴趣,最终还引来了林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