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零章 不求速胜 (第1/2页)
“部堂,真要打?”
三屯营,总督衙门,戚继光不确定的问着在那啃着大骨头的王言。
“你堂堂戚大将军,能不能不要问这种废话?”王言弄着油乎乎的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嘟囔着说道,“我在京城跟徐阶他们骂了一个多月,这才定下了战事,你还问我是不是真要打?
老戚啊,你现在要做的,是仔细思考之前准备的作战计划是否完善,是否考虑到不利的情况,如有不利如何应对。”
“部堂让我全权做主?”戚继光又不确定了。
作为跟王言一起接触了这么久的人,戚继光明白,其实王言在打仗的事情上还是很有建树的。虽然是纸上谈兵,但谈的真没毛病。两人闲来兵推,王言都是将他打的找不着北的。
“你负责进攻,我负责后边的防守和救援,还有给你们前线的部队提供军需。咱们分工协作,各管一摊。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对你的决策指手画脚,你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部堂,这要是打输了……”
“只许胜不许败!”王言说的坚决,“这几年陛下和朝廷花了那么多银子在蓟辽,岂有不赢之理?你非要听输了怎么样,我可以直接的告诉你,咱们两个直接自尽就行,不劳烦旁人,也不去京城遭罪。”
戚继光捏着拳头,锤了一下桌子:“部堂安心,此战必胜!”
“不用我安心,我就没想过会败。若不然那么多银子,我得罪的那么多人,又遭了十几次袭杀,岂不是全都白干了?”
王言笑呵呵的说道,“徐阶那边你也可以放心,他们只能说废物,但不能说拖后腿,陛下也等着打出大胜仗祭天呢,这个时候给陛下添堵,那就是不想活了。等到打完了这一仗,你掌京营,我主事六部九卿,咱们也能好好享福了。”
戚继光点了点头,问道:“什么时候开打?”
“秋收以后吧,还有一个多月,你做好规划,部署好兵力。我则是开始筹措军需,先行往前边送一批。你再预设几个战场,找几个关键位置,提前在附近做一些安排。”
“部堂这一次在京里闹出的动静定然不小,要开战的消息定然也已经传到了宣大等地,鞑子那边怕是早有准备啊……”
“无碍,人家草原那么大,咱们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就是没准备也不好打啊。再说现在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不打打仗还不打小仗吗?先派个几千人出去,过了燕山先打一打嘛。历来的大战,也不是上来就几万人开打,都得先慢慢碰,随后再调兵遣将。你征战多年,这事情还要我多说?”
“那我这就安排人去打?”戚继光还是不确定。
“做好规划,别盲目开打,你应该有数的。派多少人,什么时候派,打哪里,我不管,你尽管放手去做。戚将军,就在此时此刻,这一场事关我大明皇帝陛下的尊严,事关我大明国运的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是!我去安排!”
戚继光猛的喝光了一小壶的酒,长出了一口气,转身便就龙行虎步的走了出去……
王言终究对这个帝国产生了强大的影响。
大明这一台战争机器终于缓缓的开动起来,这个原本逐渐走向没落的帝国,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全国各地的物资,通过陆路、水路涌向九边防线,伴随着海量的物资运转,也随之不断的有着官员们掉了脑袋。
如果是以往的时候,各地方、衙门的官吏们过手贪一些是不会出现太大问题的,毕竟本就是战时,哪里都是一团乱麻,不是做的太过分都没工夫理会。后续当然会有人死,毕竟事情总要有人负责么,但不会死的像现在这么多。
现在情况不同了,王言拿命主张开战,输了他就要死。那么这种情况下,谁敢给他拖后腿,他当然要先弄死谁。
当然王言没有那么强的监察能力,他管不到那么远。但是他也不需要去针对具体的某个人,反正最终的物资对不上数目都是能查到的。出去的时候多少,收到的时候又是多少,全都有记载。
他要针对的各个环节的人物的靠山,是徐阶、高拱还是张居正,亦或是李春芳等等,王言是绝对有能力把人给踹下去的,可以狠狠报复的。
所以也不用王言亲自出手,深明大义的徐阶等人就已经对下边高标准、严要求了,这是影响大明国运的战争,没人能承担得起失败的责任。
光是王言一个人就能让他们想死了,更别说王言代表的是嘉靖,是想要报仇,想要体现文治武功,要超越过往皇帝的万万古之一帝。
真让嘉靖死不瞑目,以嘉靖如今更加强大的皇权,他真容易把这些好臣子都一起带走,谁都别好……
此外还有海贸方面,所有的海商们都收到了通知,从海外运回来打仗所需的粮食之类的物资,官府花钱购买,并且还给予一定程度的免税额度,以此刺激海商们将货物运送到渤海湾。
这是比陆运、漕运更节省成本的,更大数量的运送方式。海运的周期也在可接受的范围之中,毕竟本身这几年大明的积累就梃足的,蓟辽地区的粮食储量足够打上个一两年的。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也足够海运回粮食补给了。
至于海商们是否配合……那简直是相当配合,都十分踊跃的表示一定在海外弄回来打仗的物资,并且强烈表示粮食免费支援给朝廷。
没有一家一姓会天真的认为,这件事情是他们可以自愿决定的。自从几年前东南平倭以后,东南大户就再也没有了讨价还价的空间。等到俞大猷那边将东南海军彻底的经营起来,将原本属于王言的船队完全给官办了以后,东南大户就都成案板上的肉了。
市舶司重立,虽然收了不少的税,但大户们都很高兴,因为那代表着他们活下来了,他们今后还有得赚。虽然赚的少了不少,但绝对不亏,挨了一顿狠的,他们也就知足了。
所以这是一个争相表现的机会,大家就都开始无下限的表忠心,自然而然的也就出了不少银子来支援打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