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 第二千二百八十九章

第二千二百八十九章

  第二千二百八十九章 (第1/2页)
  
  彩虹桥的控制中枢。
  
  两个丈育正围着控制台团团转。
  
  “这玩意这么容易坏的么?”
  
  格尔好奇的询问希芙。之前就一直说,格尔以前只是一个部落民,他对整个宇宙的认知都停留在一个部落民该有眼界上。他其实并不能理解很多东西,就像他一直到现在都不太明白,为什么那些钢铁巨舰可以在天上飞(指的是宇宙飞船),那些铁盒子可以不用驮兽拉,就可以在地上跑。
  
  当然,多数时候,他也不需要知道那些东西具体的原理,他只需要了解它们的功能是什么就行了。
  
  实际上这也和绝大多数普通人差不多。
  
  就像我们,其实对汽车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也是一知半解,反正只知道加汽油就能开就行了。
  
  实际上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没办法理解彩虹桥到底是怎么运行的,甚至不少人都单纯的把这玩意当做是某种魔法……实际上严格来说,地球上压根没人知道,彩虹桥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包括托尼。
  
  托尼来过阿斯加德,不止一次,他对彩虹桥也非常感兴趣。可惜,一方面阿斯加德方面压根不可能公开彩虹桥的全套资料,另一方面,阿斯加德的科技树在托尼看来,简直歪的不像话!很多东西和地球都大相径庭,压根不是一个体系。
  
  至少托尼是不太能理解彩虹桥的运作原理。
  
  甚至对于彩虹桥的能量来源,他都一知半解。
  
  当然,托尼也不用为此感到自卑,因为绝大多数阿斯加德人也不知道彩虹桥的具体原理。
  
  就好像地球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核弹是什么,但具体到究竟有多少人具体知道核弹是怎么制造的,那就只有极少数极少数知道了。
  
  实际上相当反直觉的是,核武器的原理早就公布了,但真正能够制造核武器的国家却少的可怜!
  
  提到“原子弹”,很多人的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1945年那致命的蘑菇云,或是电影中冷战时期剑拔弩张的大国对峙。看着全球范围内至今仅有9个国家真正拥有核武,你是否有想过:原子弹的原理,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不再是“国家机密”,甚至你在高中物理课本里都能学到核裂变的基础知识。那么,凭什么有些国家,可以成为“核俱乐部”的座上宾,而另一些国家,哪怕经济崛起、科技发达,仍对它“望而却步”,想造都造不出来呢?
  
  原子弹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两步就能概述。
  
  如果你稍微熟悉原子弹的相关知识,就一定听说过“核裂变”这个词。它描述的是某些易裂变材料(如铀-235、钚-239)原子核“分裂”后释放巨大能量的过程。这一反应的威力不可小觑,假设你拿出1公斤核燃料,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15,000吨tnt炸药,而传统炸药的威力早已无法与之相比。但其实核裂变的机制本身,并非什么高深难懂的领域。科学家们自从1938年第一次目睹铀“分裂”的过程起,就已经揭示了它的物理本质:一颗中子轰击铀-235的原子核,将其分裂为两个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新的中子和大量能量,而这些中子又去撞击更多的铀,形成“连锁反应”。简而言之,理论上就两步:找对材料,让这些材料反应失控爆炸。可真正踏上核武研发之路的国家,会很快发现,真正的难点根本不在理论,而是每一步实践中都布满的荆棘与陷阱。
  
  万丈高楼平地起,而原子弹的“地基”,就是它的原材料。没有足够的铀-235或钚-239,这一切只不过是空谈。那么,这些材料真的这么难获取吗?答案让人望而却步。
  
  如果你现在走进一个天然铀矿区,挖出一捧铀矿石,你可能会兴奋:这是不是离核材料更近一步了?可惜现实将冷酷纠正你的美梦。自然界中的铀-235含量仅占天然铀的0.7%,其余的几乎都是“懒惰”的铀-238,它们无法参与链式裂变。为了制造一颗原子弹,需要几公斤甚至几十公斤接近纯度90%的铀-235——这意味着从数万吨铀矿石中,将铀-235一颗颗“挑”出来。
  
  你以为这只是体力活吗?恰好相反,这一提取过程几乎堪称“炼石成金”。最成熟的方法是“气体离心法”,需要将铀分离并浓缩,而离心机需要以每分钟
  
  60,000转以上的速度旋转,稍有误差,整个浓缩过程都将失败。想象一下,要制造一颗实用的核武器,你可能需要上万台离心机连续运作数月至数年。没有一个顶尖工业体系,这根本无从谈起。而对于钚-239来说,问题则更加棘手。钚并非天然存在,而是通过核反应堆人工合成,需要让铀-238在反应堆内吸收中子后转变为钚-239。此过程不仅耗时,而且会产生剧毒废料,科学家在处理时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当初美国开展“曼哈顿计划”时,仅用来生产核材料的费用就超过20亿美元,而全球大多数国家,连造一座反应堆的预算都可能无法支撑。
  
  材料有了,爆炸方式难上加难。
  
  假设我们成功获得足够的浓缩铀或钚,那么接下来便进入了更为棘手的一环:如何让这些材料成功“起爆”。在科幻电影中,你可能看过这样的镜头:科学家按下一个红色按钮,核弹瞬间引爆,可这场景其实距离真实远之又远。核武的引爆过程,堪称对精度巅峰的艺术追求。稍有差池,核裂变将变成“哑火”,一个价值连城的原子弹,可能只会无声无息地冒一缕黑烟。一种常见的设计方式是“内爆式”引爆。以钚弹为例,其关键是通过高性能化学炸药的爆炸,将钚-239核心压缩到超临界状态,从而触发剧烈的链式反应。听起来简单,但实际执行中,化学炸药必须做到360度无死角的同时精准爆炸,几微秒的误差都会导致压缩失败。而在二战时期的技术条件下,美国投入了数百位科学家和十几家军工企业,才勉强通过计算完成了这种装置设计。而炸弹的“稳定性”更是难题。核材料非常不稳定,稍有震动或材料异常,就容易导致提前反应。设计者既要确保它在运输和储存时绝对安全,又要保证一旦决策者下达引爆指令,它能够“百发百中”。这种完美矛盾的要求,足够让整个研发团队殚精竭虑。复杂的技术之外,想要制造原子弹的国家,还要闯过另一道无形的“生死线”:国际政治的全面遏制。自1945年以来,全球围绕核武器形成了一整套限制体系,其中最核心的一环是《核不扩散条约》(npt),这份条约规定,只有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美、俄、中、英、法)可以合法拥有核武器,而其他国家都被明令禁止研发。在npt之外,还有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以及“核供应国集团”(nsg)的严格监管和技术封锁。浓缩铀的设备?出口受限;钚反应堆的关键技术?不会卖给你。任何国家一旦试图绕过条约,都将面临严重的经济、军事制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