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七十九章 极限测试 (第2/2页)
“怎么回事?二氧化碳处理系统不是在正常运行吗?”余成武快步走到测控岗位,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
负责二氧化碳处理的工程师额头冒汗,手指飞快敲击键盘:“正在排查!系统显示分子筛吸附床在正常工作,但传感器数值异常……哦!是传感器的电磁干扰!刚才应急供氧系统启动时,备用电源的电磁辐射影响了传感器,导致数值虚高!”他立刻调出电磁干扰监测曲线,上面的峰值正好与传感器异常时间重合。
吴浩冷静下达指令:“立即切换传感器至备用电源,同时启动电磁屏蔽程序,用软件算法修正虚高数据。生物监测岗位,密切关注猕猴状态,若应激反应加剧,暂停测试。”
30秒后,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恢复正常,回到 0.03%;生物监测界面上,“星尘”的踱步频率减缓,“云絮”也从角落走出来,重新抱起橡胶玩具。大厅里的紧张氛围渐渐消散,周向明松了口气:“没想到备用电源的电磁干扰会影响传感器,这次测试还真找出了隐藏问题,后续得在传感器周边加装电磁屏蔽层。”
“这就是极限测试的意义。”吴浩语气平静,“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暴露在地面模拟和此次测试中,才能确保载人时万无一失。通知技术组,记录下这次电磁干扰的参数,更新系统设计规范。”
第一阶段测试在 3小时 58分时顺利结束,应急储备罐压力剩余 7.2MPa,远超 7.0MPa的最低要求。稍作休整后,第二阶段测试——能源短缺模拟启动,目标是验证在太阳能翼板故障、仅靠蓄电池供电的情况下,生命保障系统能否维持核心功能。
主屏幕上,太阳能翼板的功率数据从 15kW骤降至 0,蓄电池的电量百分比开始缓慢下降,从 100%降至 98%、96%……“优先保障氧气再生、二氧化碳处理和生物舱温湿度控制,关闭非必要设备,比如过渡舱的照明和部分摄像头。”吴浩对着麦克风下达指令。
能源调配岗位迅速响应,屏幕上的设备列表中,非核心设备的图标逐一变为灰色,蓄电池的耗电速率明显放缓:“核心系统供电稳定!氧气再生系统功率维持 3kW,二氧化碳处理系统 1.5kW,温湿度控制 2kW,蓄电池每小时耗电率从 5%降至 2.5%,预计可支撑 40小时。”
生物舱内,“星尘”和“云絮”似乎察觉到照明变暗,“星尘”跳到观察窗前,对着外面的太阳能翼板“吱吱”叫了两声,而“云絮”则钻进栖息架下的阴影里,闭上眼睛休息。“猕猴行为正常,没有出现应激反应,心率和呼吸频率与测试前一致。”生物监测岗位汇报。
测试进行到第 5小时,蓄电池电量剩余 87.5%,一切数据正常。吴浩看了眼时间,已是下午 2点,他按下对讲机:“通知后勤组,给大家送点热食过来,轮流用餐,测试不能中断。”
半小时后,指挥大厅里飘起饭菜的香气,工作人员轮流到角落的临时餐区用餐,每个人都吃得很快,目光还时不时瞟向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