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三百七十六章 书写新的篇章 (第2/2页)
“云絮”见“星尘”安全进入通道,也慢慢从角落走出来,小碎步跟在后面,时不时回头望一眼熟悉的生物舱,像是在与自己的“太空摇篮”告别。
“猕猴已进入对接通道,生命体征正常!”生物监测岗位的工程师兴奋地汇报,屏幕上的心率曲线虽然比之前略高,但仍稳定在 135次/分左右,血氧饱和度保持在 97%,“通道内的温湿度与科考站一致,不会对它们造成刺激。”
吴浩微微松了口气,手指在触控屏上滑动,将画面切换到科考站的过渡舱。过渡舱内铺着浅灰色的防滑地板,四周的舱壁上安装着多个高清摄像头,能 360度无死角监测猕猴的动向。此刻,“星尘”正围着过渡舱中央的圆形控制台打转,爪子时不时拍一下控制台上的蓝色按钮,引得按钮旁的指示灯闪烁起来;“云絮”则趴在过渡舱的观察窗前,好奇地看着外面的月球表面——透过观察窗,能看到一片荒芜的月壤,远处的环形山在阳光下投下长长的阴影,景象壮观而苍凉。
“开启过渡舱到生活舱的舱门,引导猕猴进入生活舱。”吴浩继续下达指令。生活舱是为猕猴专门设计的“月面新家”,里面配备了特制的栖息架、食盆、饮水器,还有用于模拟地球昼夜的灯光系统,舱壁上还贴了一层柔软的硅胶防护垫,防止猕猴在失重环境下碰撞受伤。
当生活舱的舱门打开时,“星尘”率先冲了进去,一跃跳到栖息架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这个新环境。它用爪子扒拉了一下旁边的食盆,食盆里立刻弹出一颗特制的营养球——这是团队为它们设计的“互动喂食装置”,既能保证营养供应,又能激发它们的探索欲。“星尘”兴奋地抓起营养球,塞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
“云絮”则慢悠悠地走进生活舱,先是在饮水器旁停下,用舌头舔了舔流出的温水,然后走到观察窗前,对着外面的月球“吱吱”叫了两声,像是在感叹眼前的奇特景象。
“生物舱与对接通道已完成泄压,开始回收通道。”机械师的汇报声将吴浩的注意力拉回任务流程。按照计划,对接通道回收后,团队将开始对科考站的生命保障系统进行全面监测,重点关注氧气循环、二氧化碳处理、温湿度控制等核心功能,这些数据将直接决定后续载人驻留的可行性。
吴浩走到生命保障系统监测岗位旁,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氧气浓度 20.9%,二氧化碳浓度 0.03%,温度 25.1℃,湿度 49.8%,所有数据都精准地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开启氧气再生系统的负荷测试,将氧气消耗量提升至模拟两名航天员的水平,持续监测 1小时。”他对负责生命保障系统的工程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