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二百零二章 浩宇科技投入最大、技术最密集的研发高地 (第2/2页)
说着,吴浩按下遥控器,屏幕上的画面再次切换,变成了基地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展示图。
“目前,这座基地的研究方向,我们主要聚焦在几个领域。
一是航空航天,包括各类无人机、导弹、航天器的研发与试验。
二是军工技术,这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除了刚才提到的电磁炮,还有各类智能装备、新型武器装备,防护材料等。
三是生命科学,主要围绕极端环境下的生命保障、医疗技术展开。
四是生物科技,尤其是适应荒漠环境的生物育种、生态修复技术等。”
介绍到这里,吴浩放下遥控器,语气中带着满满的自信:“可以说,这座基地是我们浩宇科技投入最大、技术最密集的研发高地。
这十年来,我们在这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也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
接下来几天,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花,我也将会带大家一一参观,让各位更直观地感受这里的科研力量。”
会议室里的气氛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火种,瞬间热烈起来。
周院士扶了扶眼镜,目光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成果展示图上逡巡,指着其中一款大型无人机的三维模型问道:“这款‘大鹏- 9’的续航里程标注达到了 8000公里,载重能力突破 20吨?
这个数据可比去年航展上公布的提升了近三成啊。”
吴浩刚要回答,旁边一位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专家已经忍不住开口:“我们上个月刚和浩宇科技签订了合作协议,就是看中了‘鲲鹏- 9’的重载能力。
我们的可回收火箭残骸回收试验,之前一直受制于运输工具的载重限制,现在有了这款无人机,单次就能运回箭体结构的 70%,成本降低了 40%。”
张副总指着军工技术板块中新型防护材料的测试数据,语气中带着惊讶:“这种石墨烯复合装甲的抗穿深性能,竟然比现役的均质钢装甲提升了 1.8倍?重量却减轻了三分之二?”他转向身边的军械专家,“这要是能应用到新型步战车上,防护能力能实现代际跨越啊。”
那位军械专家推了推眼镜,拿出随身携带的游标卡尺对着屏幕上的材料截面图比划着:“关键是它的韧性指标,传统陶瓷装甲抗多发打击能力弱,这款材料的应力分散系数达到了 0.87,意味着能承受连续三次 120mm滑膛炮的轰击,这数据太惊人了。”
生命科学领域的展示区前,几位戴着白大褂的研究员正低声讨论。其中一位来自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教授指着极端环境生命保障系统的演示动画:“这个闭环生态系统能在- 40℃到 50℃的环境下稳定运行 90天,氧气再生效率达到 98%,这对高原驻训和深海潜航的后勤保障太重要了。”
他转向吴浩,眼中带着急切:“我们正在研制的高原便携式生命维持装置,一直卡在二氧化碳吸附效率上,你们这套系统用的纳米分子筛技术能不能共享一下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