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六十三章 饕餮盛宴57 (第1/2页)
贝加尔湖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深的蓄水量最大的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贝加尔湖”,华夏古代称“北海”,曾是华夏古代北方民族主要的活动地区;汉代苏武牧羊即在此地。“贝加尔”一词源于布里亚特语,意为“天然之海”。
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轮明月镶嵌在西伯利亚南缘。它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79.4千米,面积3150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30米,最深点1620米,湖面海拔456米,总蓄水量23600立方千米,相当于北美洲五大湖蓄水量的总和;约占全球淡水湖总蓄水量的1/5,比整个波罗的海的水量还要多。假设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水源,其水量也够50亿人用半个世纪。
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包首富自然不会放过;不过此次过来,不单单是为了水源!
卖矿泉水的确很赚钱,但也是相对而言;黑云集团随便单拉出来一项生意,都不会比卖水差!
富查伊拉、阿联酋、甚至是整个中东地区,想要发展;或者形成自身货币体系,单靠石油远远不够;黄金储备必不可少!
历史上贝加尔湖的黄金传说,可谓深入人心;当然包首富早就已经派人考察过,事实的确如此!
20世纪初;俄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仓促卷入这场战争。战争使俄国本就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国内民众生活困苦不堪,对沙皇统治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1917年;俄国先后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沙皇统治被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在这一系列动荡的历史事件背后,有一笔惊人的财富悄然登上历史舞台,那便是沙皇 500吨黄金。这些黄金是沙皇俄国数百年积累的财富,原本存放于国家银行等重要金融机构,是维持国家经济稳定和国际信用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局势的急剧变化,这笔巨额财富的命运也开始变得扑朔迷离。在沙皇统治摇摇欲坠之际,这些黄金的去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也为后续的历史故事埋下了伏笔。
在这样的背景下,沙皇留下的 500吨黄金成为了各方争夺的焦点。
喀山;这座位于伏尔加河中游的城市,成为了黄金争夺战的关键战场。1918年 8月;白军军官佩特罗夫率领部队突袭喀山,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成功夺取了存放在喀山的黄金。
佩特罗夫在夺取黄金后,深知其重要性;迅速将这批黄金交给了白军首领高尔察克。高尔察克是俄国内战中白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自称“俄国最高总督”,妄图凭借手中的黄金和军队,推翻苏维埃政权,恢复沙皇统治。得到这批黄金后,高尔察克将其视为自己的“救命稻草”,他迅速将黄金转移到了自己的老巢鄂木斯克,企图以此为据点,继续与红军对抗。他计划用这些黄金购买武器装备,扩充军队;与敌军进行长期的战斗。
然而;高尔察克的如意算盘并未得逞。面对敌军强大攻势,高尔察克的部队节节败退,他的统治摇摇欲坠。猛烈攻击下;高尔察克不得不再次转移黄金,开始了一场艰难的逃亡之旅。
当高尔察克的队伍艰难地踏上贝加尔湖冰面时,等待他们的是更加残酷的命运。贝加尔湖的冬季,湖面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狂风在冰面上肆虐;卷起层层雪雾,让人视线模糊。在这片冰天雪地中,500吨黄金的命运从此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
关于黄金的去向,流传着多个版本的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黄金沉入了贝加尔湖底。1920年 3月初;贝加尔湖的冰面突然出现了裂痕,随着冰面的破裂,哥萨克的所有部队和装载着 500吨黄金的雪橇;一同沉入了一百多米深的湖底。
据估算;这些黄金若保存至今,价值可能高达数百亿美元。多年来,不断有探险队和寻宝者试图在贝加尔湖底寻找这批黄金的踪迹。他们使用各种先进的探测设备,如声呐、水下机器人等,对湖底进行了细致的搜索。前世2013年;俄罗斯当局在贝加尔湖底找到一个火车的残骸,被初步认定与当年的高尔察克黄金有关。然而,由于贝加尔湖的特殊地理环境,湖底水压巨大;水温极低,给搜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至今仍未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黄金就在湖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