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6章 冒认身份 (第1/2页)
上头条了?
为啥啊?
真是吓死人了?
张学农心里砰砰的跳,“上的哪家啊?”
旁边一个男同志“哗”的将报纸直接塞到张学农的怀里。
“台长,你看你看。”
杂文报?
那不是当下很火的那个以杂文为核心的报纸,一个月都有二十万的量呢!
我的娘啊!
这样重磅级的报纸。
张学农眼睛对上报纸上大大的标题“一个泥里长大的巧珍,为何活出人生精彩?”
“当命运掀翻生活的茶桌,是怨天尤人,还是重新摆好茶具?”
昨夜京城广播里那温暖的声音,像一把钥匙,瞬间叩开了记忆的深处。我想起了母亲那被岁月压弯却从未折断的脊背,想起了嫂子在柴米油盐中依旧明亮的眼睛。
新时代的女性力量,并非要挣脱生活本身,而是深刻地回归它、穿透它。
那在具体、微末、甚至艰辛的日常中,依然选择去爱、去承担、去创造的勇气。这是无数的巧珍共同撑起的家,是我们最磅礴的内生力。
通篇看完,张学农看到了结语,听京城电台《午夜故事会》有感——钓鱼翁。
难怪早晨有这么多人来了门,不仅仅是杂文报本身,而是这个钓鱼翁。
他在青年学者中的地位很高,拥有一大批的隐形拥护者。
关键这个人也不经常写东西,可是每一篇都是经典!
发了,发了,张学农激动的手指关节都发白了。
他的招商有望了。
昨天晚上应该是梅芊主持的吧?
苏桃应该也是在的。
轻咳一声,“昨天节目是梅芊主持的?”
坐在角落里的唐月玲垂着头,手指绞在了一起。
心里恨得要命,这个苏桃怎么这么好命!
她不服气。
所以在张学农问的时候,她几乎是脱口而出的回答。
“台长,昨天是梅老师主持的。”
张学农听到这句话,不知道为何心里竟然有点点遗憾。
“那等会梅芊来了喊她去会客室。”
昨天上夜班的几个人还没有来上班,所以此时并没有人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
一致也认可唐月玲的说法,甚至还有羡慕的。
唐月玲压住眼底的不甘心,反正她也没有说谎,昨天的节目就是梅芊主持的。
就算是拆穿了也不怕。
唐月玲有些坐立不安,看着梅芊从外面进来就拉人进了小隔间。。
“梅姐!”
梅芊心情是不太美好,皱着细眉“你干嘛?神神叨叨的。”
“梅姐,你刚来看到那些记者没有?”
“嗯?记者,我说怎么这么多人呢。怎么了?有大人物要来?”
唐月玲摇了摇头,似乎有几分的为难,从后面拿出报纸。
“梅姐,你看!”
梅芊的看着那些文字,捏着报纸的手指都泛了白,每一个字都好像在嘲笑她昨天的自作聪明。
“那些人是来采访的?”
唐月玲愤恨的攥着拳头,“梅姐,明明你才是午夜故事会的大功臣。这收听率也是你接手才回归的,凭什么成果都给别人摘走!我真为你不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