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模仿与挑衅 (第2/2页)
她的目光落在那些被统一调整到三点的钟表上,以及那行血字上。“凶手在模仿陈伯安的仪式感,但手法粗糙了很多,更注重制造恐怖效果,而非那种偏执的‘精密感’。”
秦放仔细勘查现场。凶手没有留下明显的指纹和脚印,显然戴了手套鞋套。捆绑的绳索是常见的尼龙绳,胶带也是普通货色。那行血字,笔迹刻意扭曲,无法辨认。
“调查孙明启的社会关系、背景,看看他与顾永年、陈伯安是否存在任何交集!”秦放下令,“同时,排查近期是否有类似的、针对独居老人的威胁或骚扰事件!”
调查迅速展开。孙明启的背景很快清晰起来:退休历史教师,性格温和,与邻居关系融洽,无不良嗜好,经济状况一般。他与顾永年、陈伯安的生活圈子似乎毫无重叠之处。
然而,在对孙明启过往经历的深入挖掘中,一个令人意外的发现浮出水面——孙明启年轻时,曾与顾永年在同一所大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虽然分属不同院系(顾永年是历史系,孙明启是教育系),但可能存在交集!
更重要的是,翻阅孙明启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张泛黄的、几十年前的校报。上面报道了一则新闻:历史系教授顾永年及其友人(未提具体姓名)捐赠了一批珍贵史料。配图中,站在顾永年身边的,除了已知的陈伯安,赫然还有年轻时的孙明启!
他们三个,年轻时竟然是认识的!甚至可能关系不错!
这个发现让案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这不再是简单的模仿作案,而是有预谋的、针对与顾永年和陈伯安相关的特定人群的连环谋杀!
凶手的目标,是五十年前那个小圈子的知情人?为什么?
“立刻提审陈伯安!”秦放意识到,陈伯安一定还隐瞒了关键信息!
审讯室里,当秦放将孙明启的死讯以及那张老照片放在陈伯安面前时,这个原本如同槁木死灰般的老人,猛地睁大了眼睛,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脸上露出了比之前承认杀人时更加深刻的恐惧!
“他……他还是动手了……”陈伯安的声音如同破旧的风箱,充满了绝望,“我就知道……瞒不住的……五十年的债……终究要还了……”
“他是谁?什么债?说清楚!”秦放厉声追问。
在巨大的心理冲击下,陈伯安终于吐露了那个被埋藏了五十年的、关于苏秀云之死的、最核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