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三:逆时针杀局 (第2/2页)
秦晓晓立刻上前进行初步检查。她轻轻扶起老人的头部,露出他的面容。大约七十岁左右的年纪,面容清癯,此刻呈现出一种死寂的灰白色。他的眼睛紧闭着,表情看起来异常安详,甚至带着一丝诡异的满足感,与周围这停滞、诡异的场景格格不入。
“尸体轻度僵硬,尸斑位于身体前侧未受压处,符合死亡时间在8-12小时内的特征。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大约在昨天深夜到今天凌晨之间。”秦晓晓熟练地检查着,“体表无明显外伤,无搏斗痕迹。口鼻处无异常分泌物,颈部无扼痕。”
她的目光落在老人伸向怀表的那只手上,戴着一枚样式古朴的金戒指。“死者表情安详,不像经历痛苦。”
秦放则开始观察整个书房环境。书桌上除了那个引人注目的怀表,还摊开着一本线装古籍,旁边放着老花镜和一支钢笔。书房里的钟表也同样全部指向十二点。
他走到墙边,检查了几个挂钟。钟表的机芯似乎都完好,没有损坏的痕迹,像是被人为统一调整到了十二点。
“死者身份确认了吗?”
“确认了。”负责登记的警员回答,“死者叫顾永年,退休的历史学教授,独居,无子女。是本市有名的古董钟表收藏家。报警的就是常跟他打交道的那家‘时光驿站’古董店的老板,叫赵承。他说今天下午按约定来取一件钟表配件,敲门没人应,电话也打不通,觉得不对劲,就从后院一个他知道的、经常不锁的窗户爬了进来,结果就发现了现场。”
“第一现场就是这里吗?”秦放问。
“初步判断是的。没有发现尸体移动的痕迹。”
秦放的目光再次扫过这满屋子的钟表,最后定格在顾永年伸向怀表的那只手上,以及他脸上那过于安详的表情。
统一停在十二点的钟表,老人安详的死亡,伸向怀表的手……这一切,都透着一股强烈的人工雕琢的仪式感。
这不像是一场自然的死亡,更像是一场精心布置的、以“时间”为主题的……献祭,或者展示。
“死亡原因需要进一步解剖确定。”秦晓晓站起身,眉头微蹙,“现场没有明显暴力痕迹,但气氛太不寻常了。”
秦放点了点头,对技术队下令:“仔细勘查每一个角落,重点检查这些钟表,看有没有被改动、触碰或留下痕迹。特别是书桌上那个怀表。另外,采集空气样本,我闻到了一丝不太正常的气味。”
他走到书桌前,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拿起那个珐琅怀表。怀表的盖子紧闭着。他尝试打开,发现需要按下一个小小的按钮。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按了下去。
“咔哒。”
怀表盖子弹开。表盘上的指针,同样精准地指向十二点整。而在表盖内侧,贴着一张微小的、已经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穿着民国学生装的、笑容温婉的年轻女子。
秦放的心猛地一沉。
这个静止在十二点的怀表,这张老照片,这满屋停滞的时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个被刻意凝固的瞬间,一段尘封的往事。
逆时针的杀局,似乎从这一刻,才真正开始转动它冰冷的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