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军官团抵达 (第1/2页)
正当陈佳影还在震惊盘尼西林时,李言抬起右手,撑开五根手指,轻轻在她眼前晃了晃。
“嗯?”
晃荡而来的清凉微风令陈佳影如梦初醒,她本想张口询问青霉菌药剂一事,李言却率先说道:“你在北平协和医院和天津水阁医院都工作过,这两家医院算是国内最顶级的一批医院。”
“明天或后天,你负责联系北平协和医院与天津水阁医院的院长,我可以免费给他们提供一些盘尼西林,以便于进行大规模临床实验,检验药效。”
“盘尼西林不是已经通过临床实验?”陈佳影眼含一丝不解,她记得李言先前好像是说过这话。
“盘尼西林通过的仅是基础实验。”
李言随口解释,他总不能告诉陈佳影,哪有什么临床实验,都是从系统商城中买的现成货。
药品不是武器装备。
武器装备上手就能检验真假。
药品这种东西关乎人命,即使李言说的天花乱坠,药效不打半分折扣,不经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不拿出真实的临床实验数据,谁敢大量购买?
北平协和医院与天津水阁医院都拥有数量不少的外籍医生,让这两家医院来进行临床实验,后面向各国出售盘尼西林时,这玩意才能具备说服力。
“盘尼西林通过的只是基础实验…”陈佳影凝神思索片刻,立马明白李言找她的原因。
李言是想借助她以前的同事关系,让协和医院与水阁医院来进行临床实验,一旦盘尼西林的药效得到确定,李言便可以向外界出售盘尼西林。
九年前,也就是1928年,苏格兰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细菌实验室工作时,意外发现一个被青霉菌污染的培养器皿中,青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居然停止生长,亚历山大·弗莱明意识到青霉菌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于是便将青梅菌命名为青梅素。
从青霉菌被发现再到当下,九年时间过去各国医药研究机构一直在尝试稳定提取青霉菌,奈何事愿人为,各国细菌专家迟迟不得其法,只能在实验室内小规模提取,成本高昂到难以想象。
先前李言说,他背后的华商财团已经找到量产青霉菌的方法,并且还成功将青霉菌制成盘尼西林药剂,她非常好奇盘尼西林的生产成本。
如果成本不是特别贵。
她会向红军总部提出建议。
盘尼西林药剂比武器装备更为重要。
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战争中,真正造成大规模伤亡的不是直接战斗死亡,而是受创后的伤口感染。
士兵在战场中面对的环境是极其糟糕的。
糟糕的战场环境使士兵受伤后极易造成伤口感染,每十位受伤士兵中至少有40%的士兵会面临伤口感染问题,能挺过伤口感染的士兵不会超过一半。
思忖于此。
陈佳影心直口快,压低声音询问李言:“方便告诉我盘尼西林的量产成本是多少吗?”
“生产成本…”
李言上下端量陈佳影数息,秒懂陈医生心里打着什么主意,随口给予回复:“10万单位20美元。”
“10万单位?”陈佳影表情微呆,她不是细菌学专家,不太了解10万单位代表多少数量。
十万单位是指提取10万个青霉菌需要20美元,还是指杀死10万个细菌消耗的药剂成本需要20美元?
看见陈佳影双目呆呆,知道她此刻有些迷糊,李言微笑解释:“实验室特定环境中,抑制10万标准细菌需要消耗的青霉菌活性剂量,其成本是20美元。”
听李言这样一说。
陈佳影大致明白具体成本。
她只想到三个字——贵!真贵!
10万个细菌不过是很小的伤口感染,稍微大点的伤口感染,那不得消耗近百美元的盘尼西林?
战争中受创,伤口面积一般小不了,战场伤口感染大多属于中度感染与重度感染,这样算下来,除了欧美列强,又有几国军队用得起盘尼西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