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乱相已显! (第2/2页)
他们这一来一回,不过一个多月。
虽然听说家中有了变故,但总镖头已经赶回,便已经认定不会有大事发生。
但是看眼下情形,似乎真的发生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事?
而林青此刻坐在主位之上,迎着一众武师好奇探究的目光,心中也有些无奈。
父亲迟迟未归,而林一又被自己安排了其他事务。
镖局之事,林母从不过问。
也只能由他来临时顶上了。
自己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不过好在,并不需要他做什么。
只是要将账查清楚,而这本就由账房负责,他只要心中有数即可。
而一众武师,在此交割,主要是为了得到他父亲的签字。
将份子划出去,他们就可以拿着凭证,到镖局的柜上去支钱。
只是对签字的人有要求。
首先,不能是谁签的都行。
起码这个字,柜上得认。
不然签了不作数,钱也支不出来。
林镇南的签字,当然最为有效。
而林一也在逐步接手,他的签字也能决定一些小额份例。
但是林青的签字,倒是还没有经历过检阅。
但是林青已经把账房都带来了,又令人不得不信服。
事实证明,富甲闽江的赵家出手确实阔绰。
几个账房先生拨着算盘,仔仔细细算了整整一个时辰,才将这笔押费的明细算清。
不仅仅要考虑到本金,还有这一来一去路上的资耗,明镖、暗镖,每个人如何分配。
到最后算下来,即便是为了这一次“调虎离山”,福威镖局十分的兴师动众,出动了不少人。
最后各人还能分到一笔不菲的份子。
也就怪不得这些武师当时一定坚持着要请林镇南接下这一镖。
等账房先生们将写了个人所分银两数目的条子交到林青手里,林青一一确认并签字后。
便着林三分给众人。
本来交割之事,到此时也就算结束了。
但又有人拿着条子似乎欲言又止。
林青见了他们的犹豫,不由得开口问道:
“可是有哪里算的不对?”
那武师摇了摇头,看了看林青并众人,咬了咬牙才道:
“少东家,我预备离开镖局,投军去了。”
林青一愣,但很快就了然的点了点头。
城门口贴的征兵告示,条件确实令人心动。
此人实力虽只在二流下品,但只要投军,就可以直接从什长做起了。
而前几日与秦月微交谈时,他得到一些消息。
如今越国动荡,正大量吸纳江湖人士,投军不失为一个好的晋身渠道。
虽说有些风险,可是不到此时,又岂有用武之地?
不说军中历练有助于武艺提升。
万一侥幸立功,真就是从阶级层面改变了。
因此,不知多少江湖武人,打定了这样的主意。
这人开口之后,堂中又有一些武师跟着开口。
也是这样的想法。
这些武师多是年轻人,年岁在而立之年上下。
而实力也多在二流层次。
没有办法。
习武一途,要么家世非凡,能够供得起各种滋补药材,要么自身天赋异禀。
否则,相对平庸之辈,在这样的年纪,至多也就是二流武者了。
这还是镖局本身就筛选过一遍的。
毕竟,没点实力,也当不上镖局武师。
更多的人,在这个年纪,有可能还只是三流……
武道之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在这些人之后,又有几人开口请辞。
“少东家,我们想要离开南平府,到越中道去安家了……”
这都是镖局老人。
实力在二流顶甚至还有一位一流好手。
林青也能理解。
他们赚了这一笔,已经可以安享晚年了。
对于这两拨人,林青虽说都理解,但是却也没有立即答应。
只是劝阻道:
“诸位都是镖局老人了,在镖局之中,待了多年。”
“如今要走,我本不该拦阻。各位投军的投军,避祸的避祸,山高水长,林青愿各位皆能得偿所愿!”
“只是今后天各一方,此一别,或许再难相见!我与诸位接触算少,可我父若见不得这一面,只怕会为之心伤。各位不必别去匆匆,何不再等一等,等我父回来?”
他这话情真意切,一些老人当场便就落泪。
镖局并不是少了这些人就不转了,留下的毕竟还是大多数。
只是人,终究是有感情的。
相处多年,没有那样容易割舍。
一众人连连点头,在此地盘桓一阵,等一等林总镖头,亲自道别,也没什么耽误的。
只有少数几个年轻人,依旧坚持近日便走。
他们还有冲劲,急着建功立业。
林青也只能点头。
等这几人走后,林青忍不住问一些相熟的武师们道:
“叔叔们此去漳州,都见了些什么?回来之后,变化不小!”
听得林青之话,有老人苦笑道:
“东南俨然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