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第1/2页)
贾张氏早早就守在大门口,等他们回来。
看见阎埠贵,她立刻凑上前。
"老阎,有点事找你商量,旁边巷子说两句?"
贾张氏压低声音神神秘秘。
"刚下班累着呢,改天再说。"阎埠贵摆手就要走。
在他眼里,没好处的事才不会管。
贾张氏能给他什么好处?
别指望了,这家人不伸手要钱就谢天谢地了。
八成又是来要钱的。
他那点工资养活一家人都紧巴巴的。
"事成后给你半斤猪肉。"贾张氏看穿他的心思。
一听有肉,阎埠贵眼睛都亮了。
顾不上放好自行车,立刻跟着贾张氏钻进小巷。
"事情是这样的......"
贾张氏简单说了来龙去脉。
就是想请阎埠贵晚上帮腔,说些好话。
博取大家同情,好让棒梗早点回家。
其实阎埠贵不太想管这事,毕竟道理不在他们这边。
他那张巧嘴再能说,也不能把黑的变成白的。
贾张氏最终还是提出了要求:只要事情有进展,就分给阎埠贵半斤猪肉。
这可不是普通的猪肉,有钱未必能买到,还得有肉票才行。
阎埠贵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应下了贾张氏的请求。
两人刚谈妥,刘海忠就挺着肚子回来了。
贾张氏立刻招呼:“老刘,过来一下,有个好事跟你说。”
刘海忠本不想搭理她,但瞥见阎埠贵也在场,心思微动——要是没点实际好处,阎埠贵可不会随便掺和别人的事儿。
贾张氏趁势把想法说了出来,她虽行事冲动,却也不是完全没脑子。
她摸准了刘海忠的心思,话里话外暗示:如果能早早把棒梗从少管所捞出来,刘海忠在四合院的威望自然水涨船高。
谁家没点急事?关键时刻能摆平麻烦的人,才能让人高看一眼。
果然,刘海忠一听就来了精神,痛快答应当晚开全院大会,联合众人给秦硕施压,逼他松口放棒梗一马。
事情进展顺利,贾张氏暗自得意,嘴角浮起一丝冷笑。
……
到了晚上,院里的人吃完晚饭,三三两两聚着闲聊。
刘海忠找到何雨柱,吩咐道:“傻柱,快通知大伙儿开会,今天要商量一件大事,对付秦硕的。”
何雨柱一听是冲着秦硕去的,立马来了劲头,满院子吆喝起来。
很快,众人聚集到院 ** 。那张八仙桌照例摆着,三位大爷端坐桌后。
易忠海一头雾水,心里直犯嘀咕:刘海忠怎么突然张罗起全院大会来了?
人差不多到齐了,刘海忠起身开口:
"大伙明儿个有的休息有的忙活,我就捡要紧的说。今儿院里出了档子不大不小的事儿。"
"本来邻里间的小摩擦,偏有人心术不正,把个孩子弄进了少管所。"他说着用余光扫了秦硕一眼。
易忠海拍案而起:"刘海忠你脑子进水了?棒梗犯的事能轻饶?你还要蹚这浑水?"
"老易急什么?"刘海忠慢条斯理道,"孩子间打闹能出啥大事?最后不也没闹出乱子么?"
秦硕冷声道:"给你脸了?就凭你也配在院里颠倒黑白?"
"年轻人注意分寸!"刘海忠端着架子,"秦允儿不是没伤着吗?何必闹这么僵?"
"行,"秦硕冷笑,"我把刘光福踹河里,只要没淹死就能翻篇是吧?要不现在试试?"
"这...这怎么能一样!"刘海忠慌忙摆手,"孩子打闹何必较真?都是街坊..."
秦硕冷冷地看着眼前指手画脚的二大爷,耳边传来对方喋喋不休的说教:"小孩子在学校打打闹闹很正常,就算闹出点事情也能商量解决。"
三大爷阎埠贵也凑过来帮腔:"棒梗年纪还小,送去少管所的话,以后可就没法做人了。"
两个长辈一唱一和,仿佛占据了道德高地,却完全无视事情的是非曲直。
第
院子里其他人都在冷眼旁观。许大茂之流更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既不帮腔也不劝阻,只顾着看戏。
"我觉得两位大爷说得对。"何雨柱阴阳怪气地插嘴,"小孩子打架多正常,你个大人瞎掺和什么?"
何雨水急忙拽了拽他的衣袖:"哥,这事儿跟咱没关系,你少说两句。大家还要做这么多年邻居呢。"
一旁的刘寡妇终于看不下去了。想到秦硕平日里总把鸡鸭鱼的内脏送给她们家打牙祭,时不时还送些现成的饭菜,她再也忍不住了。
"何雨柱你活该打光棍!"刘寡妇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像你这么不明事理的人,注定要断子绝孙!咱们院里有你真是晦气!"
这话彻底激怒了何雨柱,他口不择言地反击:"关你屁事!不就是这小子经常接济你们家吗?该不会你俩有一腿吧?"话刚出口他就后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