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兵临城下 (第1/2页)
马邑城迎来了一个普通的清晨。
这里是北境最大的后勤中转站。
但气氛不像雁门关那么紧张肃杀。
城墙上的守军打着哈欠。
他们懒洋洋地靠着墙垛聊天。
城里升起了炊烟。
早起的商贩已经开始沿街叫卖。
一切都很平静。
甚至有些松懈。
没有人知道一场灾难就要来了。
“那……那是什么?”
城墙上一个年轻士兵揉着眼睛指向远方。
地平线上先是一条细细的黑线。
那条黑线正在飞速变粗变大。
紧接着大地开始微微震动。
一种沉闷的轰鸣声从远方传来。
声音像滚雷,越来越响,越来越清晰。
“敌袭!敌袭!”
一个老兵终于反应过来,发出了嘶哑的呐喊。
凄厉的警钟声瞬间划破了清晨。
城内的喧嚣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惊恐地抬头望向城墙。
城墙上的士兵全部呆住了。
他们看到了这辈子最恐怖的景象。
黑云。
一片由骑兵组成的黑色乌云。
黑云遮蔽了整个地平线,正朝着马邑城席卷而来。
数不清的战马在奔腾,卷起漫天烟尘。
烟尘里能看到狰狞的狼头大旗。
那是突厥人的王庭旗!
“快关城门!快关城门!”
“所有人上城墙!准备迎敌!”
军官们疯狂地嘶吼,试图组织起混乱的防御。
城内彻底乱了。
百姓的哭喊声、尖叫声、奔跑声混成一团。
马邑守将叫郑元。
他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将。
他在亲兵的簇拥下连滚带爬冲上了城楼。
当他看清城外那望不到边的突厥大军时,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完了。
郑元打了一辈子仗,什么场面没见过。
只看一眼他就判断出了敌人的规模。
至少三万。
而且全部是装备精良的骑兵。
这是突厥人最精锐的部队。
他们是怎么绕过雁门关防线出现在这里的?
郑元来不及思考这个问题。
他只知道马邑城完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手下的兵。
不足三千人。
大部分还是负责押运粮草的辅兵。
是二线的守备部队。
很多人甚至连像样的仗都没打过。
老的老,弱的弱。
许多人脸色惨白,握着兵器的手都在抖。
拿什么守?
用人命去填吗?
“将军!我们怎么办?怎么办啊?”一个年轻校尉带着哭腔问。
郑元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是这座城的主心骨。
他不能乱。
“慌什么!”他一巴掌扇在校尉脸上,厉声喝道:“我们是大唐的军人!”
“传我命令!关闭所有城门!弓箭手就位!”
“把仓库里的滚石、擂木、火油,全部给老子搬上来!”
“马邑是大唐的马邑!城里有我们数十万大军的粮草!”
“城在,粮在,大唐北境就在!”
“城破,粮失,我们就是大唐的千古罪人!”
郑元的声音嘶哑而决绝,响彻城楼。
慌乱的士兵们被他一吼,总算找回了一点主心骨。
他们开始机械地执行命令。
城外,黑色的乌云停在了一里外。
他们没有立刻攻城。
只是摆开了一个松散却充满压迫感的阵型。
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郑元的心脏跳得像打鼓。
他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果然片刻之后,突厥军阵中冲出几千名骑兵。
他们没带任何攻城器械。
只是催动战马,围绕马邑城高速奔驰。
同时张弓搭箭,朝着城墙上抛射。
“举盾!”郑元大吼。
嗖!嗖!嗖!
密集的箭雨像乌云一样从天而降。
城墙上瞬间响起一片惨叫声。
唐军的装备和训练都远不如对方。
虽然有城墙作为依托,但还是不断有士兵中箭倒下。
他们在地上痛苦地翻滚。
这还只是试探性的进攻。
郑元感到一阵绝望。
突厥人甚至不需要强攻。
光用弓箭就能把他们这点守军耗死在城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