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我在三国当键盘侠 > 暗箭

暗箭

  暗箭 (第1/2页)
  
  夏侯惇手中的军令帛书还带着许都快马传递的寒气,墨字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像一盆冰水,骤然浇灭了宛城前线刚刚燃起的胜利火苗。城楼上的号角还未收声,城下士兵眼中的战意犹在,可“即刻撤军,召回所有袭扰小队”的命令,终究压过了所有热血。夏侯惇捏着帛书的指节发白,他望着远处荆州军的营垒,咬牙闷哼一声——差一点就能撕开敌军防线,却偏偏在这时被叫停。军令如山,他终究只能挥手:“传我将令,停止进攻!派斥候快马,务必找回那些深入敌境的小队!”
  
  林凡站在一旁,看着士兵们收兵时的不甘,心中却早有一丝预感。他上前与副将交接军务,将宛城的军械标准化清单、袭扰战术复盘记录一一递过,动作利落。周围将领的目光复杂难言——有敬佩他在新野、宛城连立奇功的,有嫉妒他风头太盛的,也有隐约察觉不对劲、欲言又止的。林凡对这些目光视若无睹,只点了四名亲随,翻身上马:“回许都。”
  
  马蹄踏过宛城郊外的土路,卷起漫天尘土。一路疾驰,林凡却没有凯旋的轻松,心头的疑云像越来越浓的雾。曹操为何突然召他回去?是忌惮他连破新野、扰敌宛城,功劳太盛盖过了嫡系?还是许都那些早就看他不顺眼的政敌,终于找到了发难的机会?抑或是南征的战略生了变数,他这个“外人”成了最先被舍弃的棋子?一个个疑问在脑中盘旋,让他忍不住夹紧马腹,催马更快几分。
  
  越是靠近许都,空气中那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就越重。城郊的驿站里,往日会对他笑脸相迎的驿丞,今日只敢匆匆点头;城门方向的巡防士兵比往常多了三倍,盔甲摩擦的声响在寂静的官道上格外刺耳。林凡勒住马,抬头望向许都高大的城墙,心里的不安,像藤蔓般缠得更紧了。
  
  抵达许都城门时,林凡倒有些意外——守军见了他的将旗,不仅没有拦阻,反而纷纷拱手见礼,眼神里甚至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想来他在新野用袭扰战术拖垮荆州军、在宛城推行标准化提升军械效率的“战绩”,已经随着斥候的回报传回了许都。可这份敬畏没能持续多久,当他策马回到自己的府邸前,那股异样感再次袭来——府门虚掩着,往日会守在门口的家丁不见踪影,只有老管家佝偻着身子,在台阶上焦躁地踱步。
  
  林凡翻身下马,刚踏入府门,就见仆役们躲在廊柱后,眼神躲闪,有人想上前请安,却被身边人悄悄拉了回去,欲言又止。
  
  “发生了何事?”林凡的声音沉了下来,他走到老管家面前,看着对方发白的脸色,心里的不安瞬间放大。
  
  老管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花白的胡子抖个不停,老泪纵横:“将军!您可算回来了!前几日……前几日御史台的人突然闯进来搜查,说是……说是有人举报将军您在前线私通荆州,泄露军机!”
  
  “私通荆州?泄露军机?!”
  
  林凡脑中“嗡”的一声,仿佛被重锤击中。他早料到回许都可能有麻烦,却没料到对手出手如此狠毒——直接扣上“叛国”的帽子,这是要置他于死地!他扶着廊柱,指尖微微发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们搜到了什么?可有带走人?”
  
  “老奴不敢拦……他们翻遍了将军的书房,带走了几卷您画的战术图和文书,还……还把府里的亲兵都叫去盘问了一遍,尤其是从宛城跟您回来的那几个……”老管家抬起头,满脸惶恐,“有两个亲兵被他们带走了,至今还没送回来……”
  
  林凡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搜查府邸、带走文书、盘问亲兵,这哪里是“调查”,分明是要坐实罪名的架势!对手显然早有准备,连他府中的人事都摸得一清二楚。
  
  “我已知晓,起来吧。”林凡扶起老管家,声音尽量平稳,“清者自清,不必惊慌。你让人去厨房备些吃食,我稍作歇息,自有应对之法。”
  
  老管家应声退下,林凡却独自走进书房。空荡荡的书案上,还留着被翻找过的痕迹,他之前画的新野地形图边角被撕坏,散落一地。他捡起一张残图,指尖划过上面的笔迹,心中早已翻江倒海——对手选在他刚立战功、声望正盛时发动攻击,时机拿捏得极其刁钻。此时弹劾,既能最大程度打击他的名声,又能让曹操在“功臣”与“罪臣”之间摇摆不定,进而怀疑他的忠诚。这手段,狠辣得不留余地。
  
  他立刻走到书架后的暗格,取出一枚小巧的铜符,用火折子点燃符上的药引——这是他与影老约定的秘密联络信号。半个时辰后,一道黑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窗外,递进来一张卷着的纸条。
  
  影老的消息,让林凡的心彻底沉入了谷底。
  
  弹劾他的并非单一御史,而是三名御史联名,背后还有两名九卿官员暗中推动!罪名除了“私通荆州”,还加了“擅权专断,欺凌同僚”——指的是他在宛城推行军械标准化时,罢免了两名贪墨的军需官,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更致命的是第三条,“蓄养私兵,图谋不轨”——翻的是旧账,指向他昔日统领的“键盘营”旧部,说这些人至今只听他号令,不听朝廷调遣。
  
  而所谓的“证据”,更是早有准备:几封据称是他与荆州谋士蒯越往来的“密信”,笔迹模仿得有七分相似,内容里甚至提到了新野守军的轮换时间;还有几名“证人”的证词,据说是宛城的两名老兵和他之前的一个副将,指证他曾在帐中“抱怨丞相不公”,还“与荆州使者私下见面”。
  
  最让林凡心惊的是影老的最后一句话:“推动弹劾的核心,吴质踪迹明显,另有迹象指向……三公子曹冲。”
  
  “曹冲?!”林凡捏紧了纸条,指节发白。吴质是曹丕的幕僚,之前他在宛城推行标准化时,曾挡过曹丕派系的财路,吴质出手尚在情理之中。可曹冲——那个以“称象”闻名、被曹操格外疼爱的神童,一个年仅八岁的孩子,为何会卷入针对他的阴谋?是被人当枪使,还是……他背后站着更可怕的势力?比如那位深居简出、却暗中为曹丕铺路的卞夫人?或是其他想借曹冲打压他、进而搅乱继承人之争的势力?
  
  局势,瞬间变得比他想象的更复杂、更凶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