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水 (第2/2页)
说完,诸葛亮转身便欲离去,仿佛只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先生!”林凡忍不住开口,“今日之恩,林凡铭记。他日若…”
“他日之事,他日再言。”诸葛亮打断他,头也不回地走入芦苇深处,声音随风传来,“林参军,好自为之。但愿他日相见,你我…非是敌人。”
话音落,诸葛亮及其部曲如同出现时一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茫茫芦苇荡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河湾边,只剩林凡、赵大,以及那艘孤零零的小船。
“队率…这…”赵大看着手中的地图和木牌,又望向诸葛亮消失的方向,脑子完全转不过来。
林凡握着冰凉的地图与木牌,心情复杂到了极点——劫后余生的庆幸、对诸葛亮深不可测的忌惮、对自身命运的迷茫,种种情绪交织。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
“按他说的做!”林凡深吸一口气,做出决定。无论诸葛亮有何目的,眼下这条生路是真实的,“我们去渔村!”
依靠诸葛亮提供的地图与指引,林凡和赵大艰难找到那处废弃渔村,果然在那里发现了几艘隐藏良好的快舟。他们不敢停留,立刻登船,顺着黄河水流朝下游的野王渡疾驰而去。
一路上,沿岸一片混乱——袁军溃兵如无头苍蝇般四处逃窜,焚烧粮草的噩耗如瘟疫般传开,袁绍大军的士气已彻底崩溃。
两日后,他们顺利抵达野王渡。出示木牌后,果然有人接应,将他们安置在一支前往曹营的商队中,隐匿行踪。
当林凡历经千辛万苦,再次看到曹军大营的旗帜时,只觉恍如隔世。
曹营的气氛,与林凡离开时已是天壤之别——压抑与绝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胜利的狂喜与昂扬的斗志。乌巢大火的消息早已传回,袁绍百万大军不战自溃,曹操正挥师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林凡的回归,在营中引起不小的轰动。
“林参军回来了!”
“是‘键盘营’的林队率!他们真的烧了乌巢!”
士兵们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敬畏、好奇,甚至带着一丝英雄般的崇拜。
林凡没有理会这些,第一时间求见曹操。
中军大帐内,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曹操端坐主位,意气风发,荀彧、荀攸、曹洪等文武重臣皆在。
“卑职林凡,参见丞相!”林凡入帐,恭敬行礼。他依旧穿着那身破烂染血的袁军号衣,形容憔悴,腰杆却挺得笔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曹操看着林凡,脸上露出难得的真切笑容:“林凡!你回来了!好!好!好!”
连说三个“好”字,可见他心中之畅快。
“孤已得报,你率‘键盘营’精锐深入虎穴,焚毁乌巢粮草,更阵斩敌将淳于琼!此乃官渡首功!壮哉!勇哉!”曹操声音洪亮,毫不吝啬赞誉。
“全赖丞相洪福,将士用命,卑职不敢居功。”林凡谦逊道,心中却无太多喜悦,只剩疲惫。
“有功必赏!”曹操大手一挥,“擢升林凡为扬武将军(杂号将军,地位显著提升),领‘键盘营’主将,增兵至八百!赐金百斤,帛千匹!”
扬武将军!秩比两千石!这意味着林凡真正跨入了高级将领行列!
帐内众人神色各异——有羡慕,有祝贺,也有…不易察觉的嫉妒与审视。林凡升迁的速度,太快了!
“谢丞相恩典!”林凡再次行礼。
曹操满意点头,随即问道:“孤听闻,你与赵大最后陷于乌巢重围,是如何脱身的?”
终于问到了关键问题!
林凡心中一凛,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脱口而出:“回丞相,卑职与赵大焚毁帅帐后,趁乱突围,侥幸找到一处袁军疏忽的缺口,又夺得快马,这才得以脱身。途中屡遇溃兵,九死一生…”
他隐去了遇到诸葛亮的所有细节,只将过程描述得惊险万分,符合常理。
曹操静静听着,目光深邃,看不出是否相信,但并未深究,只是感慨道:“能回来便好!你且好生休整,‘键盘营’重建之事,孤会命人全力配合。”
“谢丞相!”
走出中军大帐,林凡看着手中沉甸甸的扬武将军印绶,却没有多少兴奋。他抬头望天——官渡之战结束了,他活了下来,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势与地位。
可郭嘉已逝,诸葛亮的身影如梦魇般萦绕心头,曹操那深不可测的猜忌,也并未因功劳而消散…
前路,似乎更加迷雾重重。
他摸了摸怀中那枚来自诸葛亮的、刻着奇特纹路的木牌,又想起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但愿他日相见,你我…非是敌人。”
林凡知道,官渡的胜利,对他而言,或许只是一个更庞大、更复杂棋局的开端。而他这个手握“键盘”的穿越者,注定无法再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