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县令听说此事:想见见韩澈 (第2/2页)
韩澈听出崔文彦话里有欣赏之意,心里稍微放松了些。
他说道:“草民的渔盐法还有不完善之处,而且推广需要朝廷批准,草民只是个寒门子弟,实在无能为力。”
“你放心,此事本县令会向上禀报。”崔文彦说道,“沧州知府卢大人一向重视民生,若是知道你的渔盐法,定会支持。不过,你也要小心。”
崔文彦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严鹤在津门经营多年,势力不小,此次你坏了他的好事,他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而且,严家在沧州乃至长安都有些关系,你日后行事,务必谨慎。”
韩澈心中一暖,崔文彦虽然谨慎,但还是提醒了自己。他起身拱手:“多谢县尊提醒,草民记下了。”
“你不必谢我,”崔文彦说道,“本县令只是惜才。你是个有本事的人,不该埋没在津门。此次漕运案,你立了大功,本县令会向沧州知府为你请赏,希望能给你谋个出身,也好让你更好地施展才华。”
韩澈心中大喜,这正是他想要的。
作为穿越者,他知道在古代没有出身寸步难行,若是能获得官方认可,谋个职位,以后做事就名正言顺多了。
但他还是保持冷静,恭敬地说道:“多谢县尊抬爱,草民只求能为津门百姓多做些实事,至于封赏,不敢奢求。”
“你有这份心就好。”崔文彦满意地点点头,“关于漕运案,你再详细跟本县令说说,温彦博招供的内容,还有秦仲礼的去向,以及严鹤的所作所为,都不要遗漏。”
韩澈便将漕运案的前因后果,从勘察现场发现痕迹,到推断内部人作案,再到设圈套擒获温彦博,以及温彦博招供的与严鹤、秦仲礼勾结的经过,一一详细禀报。
他没有夸大自己的功劳,也没有隐瞒任何细节,包括秦仲礼失踪、严鹤可能勾结河北道势力的猜测。
崔文彦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点头,眼神里的欣赏越来越浓。
他没想到,韩澈不仅能破案,还能看透背后的势力纠葛,考虑得如此周全,比许多官场老油条都强。
“好!好!好!”听完之后,崔文彦连说三个“好”字,“韩公子不仅有勇有谋,还能洞察全局,实在难得!此事事关重大,本县令会立刻写奏折上报沧州知府,同时加强津门的防备,务必抓住秦仲礼,查清严鹤的罪证。”
就在这时,一名差役匆匆跑了进来,脸色有些凝重:“县尊大人,王大人派人来报,码头的黑衣人已经被击退,但有几名衙役受伤,而且……而且严府那边有异动,好像有人往城外去了!”
韩澈心中一紧,严鹤果然有后手!他看向崔文彦,只见崔文彦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严鹤这是想跑?”崔文彦冷哼一声,“传本县令的令,关闭城门,加强巡逻,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城!另外,派人密切监视严府,一旦发现严鹤行踪,立刻禀报!”
“是!”差役领命而去。
崔文彦看向韩澈,语气严肃:“韩公子,看来严鹤是狗急跳墙了。你觉得,他会去哪里?”
韩澈沉思片刻,说道:“严鹤在沧州有关系,很可能会去沧州避难;也有可能去河北道,投靠他勾结的势力。
但秦仲礼失踪,他或许会先去找秦仲礼,拿到更多证据,或者杀人灭口。”
“你说得有道理。”崔文彦点点头,“王承嗣在码头,本县令让他带人追查严鹤的行踪。你留在县衙,协助本县令整理漕运案的卷宗,同时留意秦仲礼的线索。”
韩澈应道:“是,县尊。”
但他心里却有种不好的预感。
严鹤行事狠辣,既然敢派黑衣人袭击码头,肯定还有其他安排。
而且,秦仲礼的失踪太过蹊跷,说不定已经落入严鹤手中,或者被灭口了。
更让他担心的是,严鹤在沧州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人?会不会是沧州知府身边的人?
若是这样,那他们上报的奏折,很可能会被拦截,甚至反过来陷害他们。
正思忖间,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差役的惊呼:“不好了!城西门发现一具尸体,好像是秦仲礼!”
韩澈和崔文彦同时站起身,脸色骤变。
秦仲礼死了?
他怎么会死在城西门?
是严鹤杀人灭口,还是另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