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苏月棠治好了老渔民的顽疾:神了! (第1/2页)
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初九,未时。
秋阳西斜,透过稀疏的杨树叶,在盐场的黄土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义诊摊前的队伍依旧排得长长的,只是相较于午时的喧闹,此刻多了几分专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棚子中央的苏月棠身上,连空气中的草药香都似乎变得凝重起来。
韩澈站在棚子一侧,手里拿着刚登记好的名册,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苏月棠身上。
他身旁的韩婉儿踮着脚尖,小声说道:“哥,苏姐姐也太厉害了吧,刚才那个大叔的腿,一下子就不疼了!”
韩澈微微点头,心里满是赞叹。
作为穿越者,他见惯了现代的西医诊疗,对中医的认知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可苏月棠的医术,却让他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古代医术的精妙。
尤其是刚才为宋伯治疗老寒腿时,她只用艾草生姜水热敷,再配合几根银针,就让宋伯原本僵硬的膝盖灵活了不少,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着实令人惊叹。
“下一个,鲁仲山!”
韩澈收起思绪,高声喊道。
人群中走出一个身材佝偻的老渔民,约莫六十多岁,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走路一瘸一拐,每走一步都龇牙咧嘴,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叫鲁仲山,是津门村资历最老的渔民之一,常年在海上捕鱼,落下了严重的腿疾,每到阴雨天就疼得无法下床,找过不少郎中,都没能根治。
“苏姑娘,麻烦你了。”
鲁仲山艰难地坐在草席上,声音沙哑,带着一丝绝望,“我这腿,怕是治不好了,就是想让你看看,能不能缓解缓解,别再这么疼了。”
苏月棠示意他伸出腿,轻轻卷起他的裤腿。
只见鲁仲山的小腿肌肉萎缩得厉害,皮肤呈现出不正常的暗紫色,靠近脚踝的地方,还有一块明显的伤疤。
“鲁伯,您这腿,是不是受过伤?”
苏月棠指尖轻轻按压在伤疤上,轻声问道。
鲁仲山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十几年前,在海上遇到风浪,船翻了,腿被礁石划了个大口子,当时没钱好好治,就落下了这病根。后来又常年泡在海水里,这腿就越来越不行了。”
苏月棠点了点头,又仔细检查了他的脉搏,眉头微微皱起:“您这是外伤未愈,风寒入体,日积月累,经络堵塞,气血不畅。想要根治,需要些时日,但缓解疼痛,还是可以的。”
韩澈在一旁听着,心里暗自思忖——这不就是现代所说的陈旧性外伤引发的关节炎吗?
这种病在现代都不好根治,没想到苏月棠竟然有办法缓解,看来她的医术确实不一般。
“那就好,那就好!”
鲁仲山激动得眼眶都红了,“只要能不疼,让我做什么都愿意!”
苏月棠从药箱里拿出一个小巧的陶罐,打开盖子,里面是黑色的药膏,散发着浓郁的草药味。
“这是我特制的活血膏,我先给您敷上,再用银针疏通经络。”
她说着,用指尖蘸了些药膏,小心翼翼地涂抹在鲁仲山的小腿上,动作轻柔,力道却恰到好处。
韩澈看着她专注的神情,心里忽然生出一丝敬佩。
苏月棠一个年轻女子,孤身一人在乡间行医,不仅医术高明,还心怀仁善,免费为渔民看病,这份医德,在这个时代实属难得。
他想起现代的医生,虽然技术先进,但有时却少了这份耐心和温情。
“韩公子,麻烦你帮我烧一壶热水,再拿几块干净的布来。”
苏月棠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好!”
韩澈立刻应声,转身走向灶台。
赵氏正在灶台边烧水,看到他过来,笑着说:“澈儿,苏姑娘真是个好姑娘,心地善良,医术又高,咱们津门村能有这样的人,是福气啊。”
“是啊,娘。”
韩澈一边拿布,一边说道,“等义诊结束,我得好好谢谢她。”
他端着热水和布回到棚子前时,苏月棠已经拿出了银针。
只见她手持银针,凝神静气,精准地刺入鲁仲山小腿的几个穴位。
鲁仲山先是皱了皱眉,随即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咦?苏姑娘,这针一扎下去,我感觉腿上暖暖的,好像有股气在走动。”
“这就对了,”苏月棠轻声说道,“这是在疏通您堵塞的经络,让气血流通起来。”
她一边说着,一边轻轻转动银针,动作娴熟而专业。
周围的渔民们都看呆了,纷纷议论起来:“这苏姑娘真是神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