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大唐首席谋士 > 第28章 韩澈提建议:这样教识字,效率翻倍

第28章 韩澈提建议:这样教识字,效率翻倍

  第28章 韩澈提建议:这样教识字,效率翻倍 (第1/2页)
  
  开元二十五年,秋八月二十八,辰时末。
  
  韩澈几乎是跑着冲回家里的,院门口的茅草被风吹得乱飞,他一把推开虚掩的木门,最先看到的是蹲在地上捡盐粒的婉儿——小姑娘眼圈红红的,手里攥着半块盐缸碎片,而院角那只装盐的陶罐,已经碎成了好几片,雪白的细盐撒了一地,混着泥土,再也没法用了。
  
  “娘!婉儿!你们没事吧?”韩澈声音都有些发紧,快步走到赵氏身边,见她只是脸色发白,并没有受伤,悬着的心才落了一半。
  
  赵氏拍了拍手上的灰,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刚才听见院外有动静,出来一看,盐缸就碎了,也没看见是谁干的。婉儿吓坏了,哭了好一会儿。”
  
  婉儿扑进韩澈怀里,哽咽着说:“哥,盐都脏了……以后我们是不是又要吃没盐的菜了?”
  
  韩澈摸了摸妹妹的头,心里又酸又气——刘万山这招太损了,知道盐是家里的生计,故意砸盐缸,就是想断他的活路。但他不能在家人面前露怯,只能强装镇定:“别怕,哥还有存货,明天再晒新的,咱们不会没盐吃。”
  
  他蹲下身,仔细查看地上的碎片——盐缸是粗陶做的,碎片边缘有明显的撞击痕迹,不像是不小心碰倒的,更像是被人用石头砸的。院门口的泥地上,还留着几个不太清晰的脚印,比普通百姓的鞋印要大,鞋底沾着些黑色的煤渣——韩澈记得,刘万山的随从刘阿福,昨天在盐滩附近就穿着这样的鞋,鞋底还沾着煤渣。
  
  “肯定是刘阿福干的!”韩澈心里已经有了判断,但现在没有确凿证据,不能贸然去找刘万山算账,万一被反咬一口,反而麻烦。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脚步声,翠薇提着个布包走进来,看到地上的碎盐缸,愣了一下:“韩公子,这是……”
  
  “被人砸了。”韩澈站起身,语气平静,“不过没伤到家人,万幸。”
  
  翠薇把布包递给赵氏:“这是我家小姐让我带来的,里面有两斤盐和一些粗粮,小姐说要是韩公子家有需要,尽管去县尉府说。”她又转向韩澈,“小姐还说,要是查到是谁干的,县尉府可以帮忙主持公道。”
  
  韩澈心里一暖——王瑾萱不仅细心,还考虑得这么周全。他接过布包,对翠薇拱手:“替我谢谢王小姐,这份情我记下了。等我处理完家里的事,就去找她。”
  
  翠薇点点头,又说了几句安慰的话,才转身离开。赵氏看着布包里的盐和粗粮,叹了口气:“瑾萱这孩子,真是个好人。澈儿,以后你可得好好跟人家相处,别辜负了这份心意。”
  
  韩澈“嗯”了一声,心里却在琢磨——现在刘万山步步紧逼,砸盐缸只是开始,以后肯定还会有更过分的举动。他必须尽快找到证据,让王承嗣出面,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麻烦。
  
  收拾好碎盐缸,韩澈把剩下的盐小心地收进新的陶罐里,又安慰了婉儿几句,让她跟母亲去屋里休息,自己则拿着那块沾有煤渣的鞋底印泥,去找邻居周伯——周伯以前在县衙当过差,懂点查案的门道,或许能从脚印里看出点线索。
  
  周伯看了看印泥,又听韩澈说了情况,皱着眉说:“这鞋印是‘厚底皂靴’,一般只有有钱人家的随从才穿。刘万山的随从刘阿福,我见过他穿这样的鞋,而且他家烧煤,鞋底沾煤渣也不奇怪。不过这只能是怀疑,没有真凭实据,县尉也没法抓人。”
  
  韩澈心里清楚,周伯说得对,现在只能等刘万山再出手,才能抓他的现行。他谢过周伯,回到家时,已经快午时了。赵氏做好了午饭,是粗粮馒头和野菜汤,韩澈却没什么胃口——他满脑子都是怎么应对刘万山,还有怎么跟王瑾萱提识字的建议。
  
  “哥,你怎么不吃啊?”婉儿见韩澈只拿着馒头不动,小声问。
  
  “哥在想事情。”韩澈回过神,咬了一口馒头,突然想起早上在村头没说完的识字方法,“娘,我下午去找王小姐,跟她说说识字的建议,顺便谢谢她送的东西。”
  
  赵氏点点头:“去吧,路上小心点,别再出事了。”
  
  下午申时,韩澈背着布包,里面装着手抄的识字口诀,来到村头的大槐树下。王瑾萱还在教乡邻识字,不过人数比早上少了些,只剩下几个年纪大的乡邻,还在对着木板上的“火”字发愁——陈三郎还是把“火”字中间的“人”写成了“乂”,急得满头大汗。
  
  “韩公子,你来了!”王瑾萱看到韩澈,眼睛一亮,停下手里的木棍,“你家里的事处理好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