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赚第一桶金!先给家人改善伙食 (第2/2页)
小贩接过钱,熟练地用熬好的糖稀捏出一个兔子形状,插在竹签上递给婉儿。婉儿小心翼翼地拿着,舍不得吃,只是凑在鼻尖闻了闻,脸上满是欢喜。
韩澈先去了粮铺。粮铺的掌柜是个微胖的中年汉子,看到韩澈,眼神里带着几分打量——想必是听说过他卖盐的事。“掌柜的,买两斤白面。”韩澈开口。
“白面一斤三十五文,两斤七十文。”掌柜的报了价,手在算盘上拨了拨,“你就是那个卖雪白盐的韩澈?”
“是我。”韩澈点头,递过七十文钱。
掌柜的接过钱,把白面倒进韩澈带来的布袋里,一边倒一边说:“你这盐卖得火啊,我家老婆子昨天还让我去买,结果去晚了没买到。不过你可得注意点,柳乡绅家的人昨天来粮铺,说你这盐‘不合规矩’,怕是要找你麻烦。”
韩澈道谢:“谢谢掌柜的提醒,我会注意的。”
从粮铺出来,韩澈又去了肉铺。肉铺的屠夫是个高个子汉子,光着膀子,手里拿着一把大砍刀,案上摆着半扇猪肉。“小哥,买啥肉?”屠夫嗓门洪亮。
“买一斤五花肉,再来半斤瘦肉。”韩澈说。
“五花肉三十文一斤,瘦肉三十五文一斤,一共六十五文。”屠夫麻利地割下肉,用草绳捆好递给韩澈,“你就是韩澈吧?我听说你改良了晒盐法,盐卖得好,我家也想买点,下次有了给我留两包?”
“没问题,下次晒好了我给您送过来。”韩澈笑着答应。
最后,韩澈又去杂货铺买了些姜蒜,还买了一小瓶醋——唐代的醋多是米醋,味道偏淡,但用来炒菜能提鲜。婉儿手里拿着糖人,怀里抱着韩澈买的一小束野花,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像只快乐的小鸟。
回到家时,已近午时。赵氏看到韩澈手里的白面和肉,又惊又喜,连忙去烧火。韩澈挽起袖子,准备亲自下厨——他要让家人尝尝现代的烹饪手法。
他先把五花肉切成小块,用温水洗干净,放进铁锅里焯水,去掉血沫;然后热锅下油,放姜片爆香,再把五花肉放进去翻炒,直到表面微黄,冒出油花;接着加少许醋去腥,再放些清水,盖上锅盖慢炖。不一会儿,肉香就飘满了整个院子,婉儿趴在灶台边,不停地咽口水:“哥,好香啊!比村里酒楼的香味还好闻!”
赵氏也凑过来看,惊讶地问:“澈儿,你这做饭的法子,跟村里其他人不一样啊,你从哪儿学的?”
韩澈一边翻炒着锅里的青菜,一边找借口:“娘,我以前跟一个行脚商学的,他走南闯北,会不少做饭的法子,说这样做肉更嫩,青菜更鲜。”
很快,两道菜就做好了:一碗红烧肉,色泽红亮,香气扑鼻;一盘炒青菜,翠绿爽口,油光锃亮。赵氏还蒸了一锅白面馒头,雪白松软,摆在粗瓷碗里,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一家三口围坐在炕桌旁,婉儿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又夹了一块红烧肉,含糊地说:“娘,哥做的肉真好吃!馒头也好软!”
赵氏也尝了一口红烧肉,眼眶微微发红:“澈儿,娘好久没吃过这么好的饭了,都是托你的福。”
韩澈看着家人的笑脸,心里满是满足。但就在这时,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李大叔的喊声:“韩小子!不好了!柳敬亭的人去海边盐滩了,说你私占盐滩,要把你的晒盐席子都砸了!”
韩澈手里的筷子“啪”地掉在桌上,脸色一下子变了——盐滩是他的根基,要是被砸了,不仅没法晒盐,还可能被安上“私占官滩”的罪名。他猛地站起来,对赵氏说:“娘,你和婉儿在家等着,我去盐滩看看!”
不等赵氏回应,韩澈就快步冲出门,心里又急又怒——柳敬亭果然动手了,而且选在了他最在意的盐滩上。这一次,他不能再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