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老渔民吐槽:晒盐靠天,捕鱼靠命! (第2/2页)
韩澈想起刚才在盐田看到的土坑,问道:“那要是下雨了怎么办?”
“下雨?下雨就完了!”周伯渊拍了下大腿,“雨水一冲,盐田里的海水就淡了,之前晒的盐也会化,几天的功夫就白忙活了。去年夏天,连着下了半个月雨,村里好多人家的盐田都废了,不少人只能去给盐商当雇工,一天才挣两文钱,还不够填肚子的。”
“那晒好的盐,能卖个好价钱吗?”韩澈又问,他记得之前周伯渊说过盐商压价,想再听听具体的情况。
提到卖盐,周伯渊的脸色更差了:“好价钱?根本没有!盐商们都串通好了,不管你晒的盐好不好,最多给四十文一斤,还经常不给现钱,拿些发霉的粟米或者粗布抵账。你要是不卖给他,自己去集市卖,又怕被官差抓,说你私贩盐,要坐牢的!”
旁边的张二也附和道:“可不是嘛!上个月我晒了三十斤盐,盐商只给了一百文,还拿了五斤发霉的粟米抵账,我家娃吃了那粟米,拉了好几天肚子。”
韩澈听着他们的吐槽,心里沉甸甸的。他原本以为改良晒盐法只是技术问题,现在才知道,除了技术,还有这么多难处——盐田的选址、海水的运输、天气的影响,还有盐商的垄断和压榨。他想起现代的规模化盐场,有专门的防渗技术,有机械抽水,还有完善的销售渠道,跟这里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难道就没人管管盐商吗?”韩澈忍不住问。
周伯渊苦笑了一声:“管?盐商跟县里的官差都有勾结,上个月里正想帮我们跟盐商谈涨价,结果第二天就被官差以‘私通盐贩’的罪名抓了,后来还是村里凑了钱才把他赎出来,从那以后,没人再敢跟盐商作对了。”
韩澈心里一凛,原来盐商还跟官府勾结,这就更难办了。他原本想改良晒盐法后,靠卖盐赚钱,现在看来,就算晒出好盐,也得被盐商压价,说不定还会被刁难。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几个穿着青色短打的人走了过来,为首的是个尖嘴猴腮的汉子,手里拿着一个账本,正是韩澈刚才看到的盐商伙计。
“周伯渊,张二,你们的盐晒好了吗?”那汉子走到他们面前,下巴抬得老高,语气嚣张,“我们东家说了,今年的盐价降了,三十五文一斤,你们要是不卖,有的是人卖!”
周伯渊和张二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三十五文一斤,比去年还低,这根本不够本钱。可他们看着汉子身后两个凶神恶煞的随从,又不敢反驳,只能低着头,满脸无奈。
韩澈看着汉子嚣张的样子,心里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他刚想站出来说两句,却被周伯渊拉住了胳膊,周伯渊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警告。
那汉子好像没看到韩澈,翻着账本说道:“还有,今年的‘盐引钱’得先交,每户五文,不交的话,就别想卖盐了!”
“盐引钱?我们之前怎么没听说过?”张二忍不住问。
“现在听说也不晚!”汉子瞪了他一眼,“这是我们东家跟县里定的规矩,你们要是敢不交,就等着官差来抓你们吧!”
韩澈攥紧了拳头,这根本就是敲诈!可他看着周围渔民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又想起里正的遭遇,知道现在不能硬来。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心里却有了个想法——不仅要改良晒盐法,还得想办法对付这些黑心的盐商,不然就算晒出再好的盐,也赚不到钱。
可就在这时,那汉子突然注意到了韩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皱着眉问:“你是谁?不是村里的人吧?”
韩澈心里咯噔一下,他该怎么回答?要是说自己是来考察晒盐的,会不会被这汉子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