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风起青萍 惊破霓裳 (第1/2页)
太液池畔的惊魂一夜过后,沈青澜强撑着将消息传出,几乎虚脱。她合衣倒在榻上,却无半分睡意,脑海中反复回放着夜间的每一个细节,直到天光微亮,才在极度的疲惫中昏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她被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声惊醒。侧耳细听,那声音并非来自佛堂内部,而是从遥远的宫墙之外传来,隐约夹杂着奔跑声、呵斥声,还有一种沉闷的、如同潮水涌动的杂乱。
她心中一凛,立刻起身。推开窗缝望去,天色已然大亮,但平日里此时应有的宁静却被一种无形的紧张气氛取代。连佛堂庭院中栖息的老雀,都显得有些躁动不安。
陈嬷嬷依旧在佛前诵经,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但沈青澜注意到,她捻动佛珠的指尖,比平日稍快了一丝。
“嬷嬷,外面……”沈青澜试探着开口。
陈嬷嬷眼皮未抬,声音平淡无波:“宫里头的事,与我们这方外之地无关。做好自己的本分便是。”
沈青澜噤声,心下却明了。萧景玄的动作开始了!婉言的失踪,定然已在长春宫乃至整个宫廷掀起了滔天巨浪。她默默退回藏经阁,借着整理书卷来平复心绪,耳朵却时刻捕捉着外面的动静。
喧哗声时近时远,似乎有大队人马在宫中频繁调动。到了午后,连西苑这偏僻之地,也感受到了明显的异样。原本负责送物资的几个熟面孔宦官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队面色冷峻、眼神锐利的生面孔内侍,他们以“核查各处人员、谨防宵小”为名,将佛堂里外“巡视”了一遍,目光如刀子般在沈青澜和陈嬷嬷身上刮过。
沈青澜低眉顺目,做出惶恐不安的模样,心中却雪亮。这是淑妃,或者说是太子一系的人在疯狂搜寻婉言的下落,并进行内部清洗。他们怀疑有内鬼,连西苑佛堂这等地方也不放过。
那队内侍并未发现什么异常,悻悻而去。但沈青澜知道,危机并未解除。婉言是在与她接触后失踪的,即便对方没有证据,自己也必然进入了某些人的视线。
果然,次日清晨,一个意想不到的“熟人”出现在了佛堂——柳嬷嬷,那个顶替婉言暂掌长春宫事务的嬷嬷。
柳嬷嬷带着两名膀大腰圆的宫女,皮笑肉不笑地对陈嬷嬷行了礼:“陈嬷嬷安好。奉淑妃娘娘懿旨,近日宫中不太平,恐有奸佞作祟,特命奴婢等巡查各宫,核对人员,以免混入可疑之辈,惊扰了佛门清净。”她说着,目光却像毒蛇一般黏在了沈青澜身上。
陈嬷嬷掀了掀眼皮:“柳嬷嬷请便。佛堂清苦,只有老身与这丫头两人,并无可疑之物。”
柳嬷嬷干笑两声:“陈嬷嬷德高望重,自然无人敢疑。只是这沈青澜……”她踱步到沈青澜面前,上下打量着,“听闻原是罪臣之女,在内司衙时就有些不妥,这才被打发到佛堂来。如今宫里接连出事,奴婢也是奉命行事,不得不仔细些。”
沈青澜心中冷笑,知道这是借题发挥。她垂首恭敬道:“奴婢身份卑微,蒙典正大人和陈嬷嬷收留,在佛堂潜心做事,不敢有半分逾越,更不知宫中有何变故。”
“哦?不知?”柳嬷嬷阴阳怪气,“前两日,是不是有个浣衣局的吴婆子来过佛堂?还与你单独说了话?”
来了!沈青澜心头一紧,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茫然:“回嬷嬷,前几日确有一位面生的嬷嬷来送经卷,因下雨在耳房喝了杯茶。奴婢与她并不相识,只记得她似乎姓吴,具体在何处当差,奴婢并未多问。”
“不相识?哼!”柳嬷嬷冷哼一声,“那吴婆子昨日当值时失足落井,淹死了!偏偏是在与你见面之后!你说巧不巧?”
吴嬷嬷死了?!沈青澜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什么失足落井,分明是灭口!淑妃那边反应如此迅疾狠辣,定然是察觉到了吴嬷嬷与婉言失踪的关联!
她强压住翻涌的心绪,脸上适时地露出惊骇与恐惧:“落、落井死了?天啊……奴婢、奴婢那日只是依陈嬷嬷吩咐,给她倒了杯茶,除此之外再无交集……嬷嬷明鉴,此事与奴婢绝无干系啊!”她声音带着颤抖,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死讯吓坏了。
柳嬷嬷死死盯着她的眼睛,似乎想从中找出破绽。但沈青澜的惊恐表现得如此真实,毫无作伪之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