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独龙岗祝家劫道 (第1/2页)
武大真准备了丰盛的席面,有酒有肉有鸡有鱼,满满一大桌子。
以他的收入,置办这桌席面,显然是大出血。
“恩人……”武大再度一拜。
王禹及时抬手扶起,笑道:“大郎不必唤我恩人,叫我王禹便是。”
“岂能如此无礼,公子请入座。”
说罢,又望向一点不通人情世故的武松,喝道:“兄弟,你快与恩人斟酒啊!愣着作甚?”
“哦哦!”
王禹一把按住武松的手,摇头道:“酒就不喝了,我和一群弟兄往郓城去做买卖,他们先行了一步,昨日我耽搁了一天,现在可不敢再耽搁了,怕他们在路上出现意外。”
“生意要紧,生意要紧。公子且吃肉……”
王禹自不客气,囫囵填饱肚子,起身道:“二位,那我便告辞了。”
武大手脚麻利将未动筷子的烧鸡用荷叶包裹起来,又装好一包袱热气腾腾的炊饼,酒也倒进了葫芦里,说道:“恩人出门在外,你跟去帮衬着点,这一次,可莫要再莽撞了。”
说完,又朝王禹道:“我这兄弟,虽然莽撞了些,但也是条好汉,双臂一晃有千斤之力,打遍清河无敌手。唉!其实也不瞒恩人,昨日那机密虽然救活了,可也实实在在挨了我兄弟一拳,指不定要大病一场。恩人带他离去一段时间,也算是避避祸。”
“哦!二郎你可愿随我去郓城?”
清河距离郓城不远,况且郓城也有宋江在。
武松没有公验也不打紧。
“我自然是愿意的,只是舍不得哥哥。”
“有甚舍不得的?你走了,我倒是能清净些。”
包裹塞进武松的怀里,又掏出个荷包送入袖中,再整理整理破旧的衣襟,武大叹道:“去吧!莫要耽误了恩人的行程。”
“哥哥,你保重,过年前我肯定回来。”
“去吧!去吧!”
武松背着行囊,腰间挂着酒葫芦,手持一根哨棒,紧跟在王禹身后,一路往南而去。
“二郎,我看你功夫了得,这是学得哪门哪派的炼精之法?”
“年幼时遇到个老军,不知名姓,他传了我鸳鸯脚玉环步,后来自个儿瞎练,养出了一身的气力。”
“真是好天赋!”
修成炼精,有两个必要条件,首个就是天赋,天赋不行,努力一辈子也是白瞎功夫;其次就是功法,没有功法传承,天赋再好也跨不进门槛。
至于努力,这天下好汉如过江之鲫,为了金银、为了权力、为了美色、为了活着,最不缺的就是努力了。
按照约定好的路线南下,很快,王禹和武松两个就出了清河地界,来到了寿张。
寿张县有个大名鼎鼎的去处,那便是梁山。
八百里梁山泊,可谓山排巨浪,水接遥天。
其宏伟之势,波澜壮阔,浩浩荡荡。
有诗云: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东连大海,西接大河,南通巨野,北靠青齐。
此地易守难攻,民风彪悍,坐寇梁山,可割据山东,窥视中原。
虽然因为太靠近京畿,枪打出头鸟难成大势,但金人南下,这给了王禹、宋江这样的野心家机会。
而梁山就在水泊北部,是个处于水中的大岛;至于那石碣村,则在水泊西南边的郓城县境内。
二人走了大半日,渴了就喝凉水,饿了就吃炊饼。
不觉,眼前出现了一片偌大的山岗。
“这是何地?”王禹问道。
武松虽不曾出过清河县,却也知道周围地理,纵目一望,肯定道:“是独龙岗。”
“独龙岗?”王禹微挑起眉梢。
“对,独龙岗,这一片有三个山冈,并立着三个村子,西边的李家庄,东边的扈家庄与中间的祝家庄,他们联防互保,乃是郓州有名的豪横强地,村子里全民皆兵,有一二万军民呢!纵是匪寇,也不敢靠近。”
“……”
王禹心中一紧,自己殚精竭虑,思前虑后,却是忘了还有这处险地。
“哥哥勿忧,岗子上三个庄子都是良家,并非占山为王的贼寇,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希望如此吧!”
相比落草的贼寇,王禹其实更戒备这些地方豪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