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花荣托咐上郓城 (第1/2页)
清风寨里,花荣注视着黄信离去的滚滚烟尘,愁思早已经布满了额头。
他身边,大病初愈、脸色惨白的刘高拄着拐杖,却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花知寨,鄙人病体未愈,寨子里的一切都靠兄弟了。有什么问题,你自做主解决。咳咳咳咳……有劳兄弟了。”
一阵剧烈的咳嗽后,刘高捶了捶老腰,扭头便往家中走去。
寨子里的公务,竟真的一点也不想过问,做起了甩手掌柜。
‘谁和你是兄弟!’
花荣咬牙冷哼一声,威胁道:“知寨大人,弟兄们劳累了一年,等着拿粮饷过年呢!要是再克扣下去,闹出了兵变,那就不好收场了。”
刘高停下脚步,扭头摊手道:“你也看到了,不是我不发粮饷,而是朝廷就给那么多的粮饷啊!上头在吃空饷呢!而不是我刘高在吃空饷。”
“咸鱼也算粮饷吗?”花荣压着嗓子怒吼。
“怎就不算?”
刘高敲着拐杖回怼道:“咸鱼运到内地去,可金贵着呢!况且……朝廷历来只拨一半的粮饷,寨子多年来都是自给自足,上任知寨挥霍了历年的积累,落到我刘高手里就是个空荡荡的仓库,你让我变出粮饷来吗?今年就这样吧!”
花荣深吸一口气,只觉一团火在胸口灼烧,让人好不难受,恨不得提刀斩尽了这天下贪官。
刘高渐行渐远,丢下烂摊子。
“哥哥,怎么如此愁眉苦脸。”
王禹早就和寨兵们熟识,招呼一声,便向花荣走去。
可一阵风吹来,浓郁的咸鱼腥臭味让他忍不住紧皱起了眉头。
“王禹兄弟,唉!”
花荣长叹一声,无奈道:“三百多个弟兄跟着我花荣苦练兵刃技艺,只为能保境安民,谁曾想,这一年的粮饷,拖了又拖,明日便是腊月初八,朝廷竟然运来了一批咸鱼做粮饷。”
“咸鱼?粮饷?”
王禹瞬间就明悟了,必然是刘高丢了捐款,被上面有权有势的人给针对,清风寨这才有此一劫。
“哥哥准备怎么办?”王禹问道。
“只能想办法将这批咸鱼给转手卖了。可是,上阵杀敌我自不怕,这经营之道,却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啊!”
“哥哥若是信得过小弟,交给我来经营如何?”
王禹眼前一亮,拜道:“我青州有鱼盐之利,咸鱼卖不上价,但运去了内陆,便只是郓城,那也能赚取数倍之利。若是顺利,应该足够哥哥在年关前发下粮饷,让弟兄们过个饱年了。”
“郓城?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我那公明哥哥便在郓城做押司……好啊!”
花荣来回踱了几步,拉着王禹的手,兴奋道:“我与县令老爷也略有交情,今日便亲自去办理公验。就是苦了兄弟,在这腊月里还要出这一趟远门。”
拍着花荣的手,王禹笑道:“哥哥说这话就见外了,我也正想去各地游历游历,结交各地的好汉。哥哥这是给我机会啊!”
“哈哈,你掼会找借口来安慰人,兄弟自去家中喝酒,我去去便回。”
说罢,迈开腿往马厩飞奔,翻身上了青骢马,“吁”的一声,纵马飞驰而去。
花荣不在府上,王禹自然不会闯进府里,只与李忠二人晒着太阳,悄悄谋划着去往郓城的细节。
“兄弟,你勾勒的这副地图可准确?”
“八九不离十,我虽然是第一次来青州,但京东西路却是去过数次。”李忠自信满满道。
王禹捡起石子做标记:“清河县在这里……阳谷县在这里……这一大片就是梁山泊了……”
“我们的目的地是郓城,可以借故梁山泊闹匪从清河过……”
见王禹念叨了数次清河县,李忠用手里的小树枝画了一条线,说道:“从这条道去郓城,必走清河县。”
“好,那就走这条道。这一趟,必须在清河县逗留一天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