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从女团大腿到迪拜经济! (第2/2页)
好吧,那一片片在灯光下白得晃眼、线条紧致流畅的大腿……
图尔基嘴巴微张,能塞进一颗椰枣,眼神直勾勾地盯着海报,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了一下。
穆罕默德脸上也浮起一种近乎荒诞的错愕。
虽然王子的生活通常都是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的……
但是此刻,穆罕默德和图尔基都想狠狠地批判瓦立德了。
内书房!
这货居然在内书房就这么明晃晃的贴着女明星的海报,而且是露着白花花大长腿的海报!
这在瓦哈比教义下,是明令禁止的。
教义禁止“偶像崇拜”,包括禁止展示人物画像,尤其是女性形象,而且还是特么的暴露型的。
穆罕默德嘴角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
好吧,这里是瓦立德的家,内书房……
除了他们俩,恐怕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窥探。
更重要的是,塔拉勒这一支,在王室谱系里本就是出了名的异类,“反王”的烙印深入骨髓。
比起他们家族历史上那些惊世骇俗的操作,瓦立德贴几张外国女明星的海报……
似乎,好像,大概,也不算特别离谱?
瓦立德的视线落在这两位石化的兄弟身上,脸上毫无被撞破秘密的尴尬,反而带着一种奇特的坦然。
甚至还有那么点恶作剧得逞的玩味。
一个个,假道学的!
玩起女人来,比谁都花好吧!
他随意地耸了耸肩膀,“韩国女团。少女时代。”
“哇哦……”
图尔基如梦初醒,眼神依旧黏在海报上,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艳羡,
“还是你小子这日子过得……啧。”
他咂咂嘴,随即又皱起眉头,带着点困惑和挑剔,
“不过……瓦立德,说真的,我怎么觉得她们……
除了高矮有点区别,感觉长得都差不多呢?
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去冰箱拿苏打水的瓦立德闻言差点闪了腰。
他转过身来,无语地瞥了图尔基一眼。
虽然他心里也承认,韩国娱乐圈那流水线般的造星工业确实让很多女团成员撞脸严重……
但眼前这可是少女时代啊!
九人十色的少女时代,风格迥异,辨识度简直是韩国女团天花板吧!
但是他也不想解释啥的,就像中国人看中东人觉得长得都差不多一样,中东人看亚洲人也一样。
瓦立德撇撇嘴,将苏打水递给两位。
一直没作声的穆罕默德踱步上前,目光终于从海报上彻底移开,落在瓦立德脸上。
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此时写满了恍然大悟,拖长了腔调,慢悠悠地“哦——”了一声。
“我说呢,”
穆罕默德的目光在瓦立德和海报之间来回扫视,
“之前好几次说送你几个精心调教、知情识趣的女仆,你都推三阻四,一副清心寡欲、不近女色的圣人模样。
原来是这样啊……”
他顿了顿,下巴朝海报方向扬了扬,语气里的揶揄几乎要溢出来,
“原来你好的是这一口?这种精雕细琢、纤细瘦弱的类型?”
图尔基摸着下巴,一脸“实在难以理解”的表情,在一边补着刀,
“看着……也不知道哪点好?一个个瘦不拉几,没胸没屁股的,风一吹就倒了吧?”
两人的神情里充满了对“异端审美”的不以为然。
瓦立德被这突如其来的“审美批判”呛得直翻白眼。
好吧,恕他对沙特主流审美也是理解不能的。
这里的过去,如同中国唐代,以胖为美。
如今虽然有所不同,但还是崇尚体型丰腴,因为这象征着财富、健康和生育能力。
特别是婚后,谁家媳妇要是太苗条了,是会被质疑夫家的家庭条件的。
况且,沙特的高糖高油饮食,也让人瘦不下来。
在这里,瓦立德实在是太庆幸自己的家庭了。
塔拉勒系的饮食习惯,并非如此。
他奶奶、老妈,两代当家主母都是黎巴嫩人。
其实瓦立德也很怀疑,他爷爷和老爹也是在逃避内婚制。
娶自己的堂妹表妹侄女什么的……实在是让人觉得……难以言表。
虽说也是中东国家,但黎巴嫩是中东最西化的国家。
于是,瓦立德家里,白人饭还是挺多的,健康管理也做得非常到位。
所以,过世的奶奶和老妈、姑姑都不胖。
当然,也没人敢说他老妈苗条是因为塔拉勒系穷。
身为‘异类家庭’一员,瓦立德表示,懒得跟他们这群‘主流’扯!
他骨子里是中国灵魂,自然是偏爱亚洲风情的,而面前这两位也自然是更钟爱阿拉伯女人。
倒不是说瓦立德觉得阿拉伯女人不漂亮,至少他那未过门的两个未婚妻……
好吧,七公主莎曼还小看不出来。
但六公主萨娜玛那种异域风情还是长在了他的心尖上。
可是要说看着眼顺习惯,还得是东亚女生。
眨巴眨巴眼睛,邀请他们坐下来后,瓦立德开始一本正经的说道,
“哥,我问你们一个问题。”
穆罕默德和图尔基都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正经弄得一怔,下意识地切换到了倾听的模式。
“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的迪拜,我们同样坐拥流淌着黑金的土地,是安拉赐予的财富之源。
1982年,他们和我们一样,石油天然气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
瓦立德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但是,三十年过去……”
他身体微微前倾,“迪拜做了什么?
他们主动将石油产量从巅峰时的日产四十一万桶,硬生生压缩到不足五万桶!
这意味着什么?”
图尔基下意识地想接话,却被瓦立德抬手止住。
瓦立德根本不需要他们回答,目光灼灼地盯着穆罕默德和图尔基,
“这意味着他们的发展,早已挣脱了石油的枷锁!
再看看我们,我的兄弟们!”
瓦立德摊开双手,仿佛在展示一份触目惊心的账单,
“去年,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我们财政收入的多少?
超过百分之九十!
而迪拜呢?
不足百分之五!
石油及其相关产业,在我们GDP中的占比是多少?
超过百分之七十!
而迪拜呢?
仅仅百分之一点五!还不到!”
他冷笑一声,“你们告诉我,为什么?
为什么同样的起点,甚至我们拥有更庞大、更易开采的资源,却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难道迪拜人比我们更聪明?
比我们更勤奋?
还是他们脚下的油田流的是金子,我们流的是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