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天下归心 (第2/2页)
我滇军子弟,岂能落于人后?!”
云南王龙云态度暧昧,但其麾下大将张云鹏、卢永衡等已摩拳擦掌,滇军精锐的调动迹象已然显现。
————————————
南宁!
新桂系的大本营彻底沸腾!
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大巨头联名发表轰动全国的通电,电文极其强硬:
“……桂省军民,素以爱国著称,北伐以来,深知非统一不能救国。
今南京当局倒行逆施,已为国人所共弃。
东北张司令汉钦公,奋起抗日,功在民族!
我等谨率广西全省军政,竭诚拥护救国宣言。
即日派遣全权代表北上,参加国民救国会议。
并愿听从会议主席团张主席一切指挥,共赴国难,至死不渝!”
此电一出,全国震动!
桂军十余万骁勇善战之师,正式倒向奉天!
————————————
上沪!
这座远东第一都市,华界在常南京的白色恐怖下,上演着悲壮与智慧并存的抗争。
南京政府淞沪警备司令部下令戒严。
但租界内,金融巨子张公权、陈辉祖等人在汇丰银行顶层秘密会晤,决议:
“调动一切可动用之资金,通过外商银行渠道,秘密汇往东北,支持实业建设。”
各大报馆虽被严控,但报人们采用“号外”、“传单”等形式,在街头巷尾散发宣言全文。
律师公会会长沈钧儒大律师在法庭上慷慨陈词,以法理驳斥南京的非法镇压,呼吁司法界同仁北上,组建真正的法治国家。
更令人动容的是,无数工人、职员、教师、艺术家,冒着被捕杀的危险——
在小弄堂、阁楼、咖啡馆里秘密集会,传阅宣言,泪流满面地计划着如何突破封锁,北上奉天。
————————————
武汉!
九省通衢变作北上的中转站。
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们“偷”出大量武器零件,秘密装箱,准备运往北方。
汉口商会会长贺衡夫组织船队,打着“运货”的旗号,实则准备运送爱国志士北上。
辛亥元老们拄着拐杖来到长江边,望着北方老泪纵横:
“武昌首义之地,今日岂能落后!
走!我们都去!给新政府撑撑场面!”
————————————
南京!
在敌人心脏里的斗争最为惨烈,也最为可歌可泣。
宪兵司令部、中央党部内部,无数低阶官员、青年军官、机要秘书,冒着杀身之祸,偷偷复印宣言,秘密传递。
一位匿名官员在遗书中写道:
“余深陷魔窟,然心向光明。
今得闻救国宣言,死而无憾。
唯愿以余之血,唤醒更多同仁,速离黑暗,奔向北方!”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内,大批学生酝酿集体罢课北上。
校内贴满“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投奉天!”的标语。
军统、中统的监狱人满为患,但镇压越狠,反抗越烈!
————————————
香港!
维多利亚港的夜色被爱国热情点燃。
香港大学师生联合全港侨胞,在半岛酒店举行盛大集会,港督亦被迫出席旁听。
大会决议成立“全港侨胞救国后援总会”,当场募捐逾百万港币。
并组织医疗队、工程技术队,准备即刻北上。
————————————
新加坡!
陈嘉庚先生放下一切商务,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名义,向全球华侨发出最急切的号召:
“我侨胞之财力物力人力,皆应贡献于祖国唯一之希望——国民救国会议!
即刻起,所有捐款直接汇往奉天!
所有志愿青年,组织起来,回国参战!”
————————————
旧金山!
唐人街万人空巷,金龙飞舞,锣鼓喧天。
致公堂大佬、华侨学校师生、华工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决议:
“发行‘救国金券’,倾全美侨胞之力,支持救国会议抗战!”
一位老华侨捐出毕生积蓄,泣不成声:
“我等海外孤儿,今日终有娘家矣!
华夏强,则吾辈再不受欺辱!”
————————————
纽约、伦敦、巴黎、墨尔本、马尼拉…
全球凡有华人处,皆在欢呼雀跃,捐款捐物,组织团体,电文如雪片般飞向奉天,内容只有一个:
“拥护张主席!支持救国会议!我全体侨胞,为强大祖国之后盾!”
————————————
自九月一日宣言发布,至九月十日,短短十日内,华夏大地与海外侨社,完成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总动员与力量总汇集。
铁路线上,南下的列车空空如也,北上的列车、汽车、轮船乃至徒步的队伍,却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操着不同口音、代表着各行各业的人们。
他们是西装革履的银行家、长衫布鞋的教授、穿着工装的技师、意气风发的学生、目光坚毅的军人、风尘仆仆的华侨……
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奉天。
他们的信念只有一个——追随那面在辽东半岛血与火中淬炼而出、凝聚着民族全部希望的旗帜,去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强大的、尊严的华夏!
奉天城,已成为整个民族的心脏,搏动着希望与力量。
一条条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如同百川归海,汹涌澎湃地汇聚向关外那片黑土地。
一场注定将改写华夏命运的盛会,
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