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没出息! (第2/2页)
“这难道就是一个领袖该做的事吗?这难道就是先总理教导我们的民主吗?!”
————————————
常主席面色瞬间铁青如铁,猛地一拍桌子:“于院长!你放肆!”
几名特务立刻如狼似虎地扑向于右任。
于右任虽年迈,却奋力挣扎,一把推开试图架住他的特务,踉跄几步,指着常主席的鼻子,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句句如同惊雷炸响在死寂的会场:
“常主席!
你表面高喊变革,实则热衷权术!
你表面拥护先总理,实则背叛其遗志!
你表面宣称抗日,实则步步退让,甚至扼杀真正抗日的呼声!
你表面维护党纪国法,实则纵容特务,践踏法治,行独裁之实!
你表面顾全大局,实则只为保全你一人的权位和嫡系!
花园口血战方酣,你却电令退让,如今又扼杀捷报!
你表面镇定,实则内心早已惊慌失措,色厉内荏!”
————————————
这番石破天惊的控诉,将常主席最后一块遮羞布彻底撕碎!全场骇然!
“拿下!给我拿下!”
常主席气急败坏地怒吼。
戴笠见状,亲自冲上前,动作粗暴地扭住于右任的胳膊。
于右任奋力反抗,戴笠眼中凶光一闪,手下用力,只听“咔嚓”一声轻响,伴随着于右任一声痛哼,老人的手臂显然被扭伤!
————————————
“住手!”
德高望重的林森再也看不下去,霍然起身,这位一向温和的老人此刻怒发冲冠,
“常主席!于公是监察院长,是党国元老!你竟纵容鹰犬如此对待?”
“这哪里还是党的会议?这分明是特务的刑场!”
“你如此听不得不同声音,实施迫害,是在破坏党国根本秩序!”
————————————
一向主张调和的邵力子也痛心疾首地站起:
“主席!那两封电令,白纸黑字,已是丢尽党国脸面!”
“如今不思补救,反而变本加厉,堵塞天下悠悠之口,岂是领袖所为?岂不让亲者痛,仇者快?!”
————————————
“反了!都反了!”常主席彻底失态,状若疯癫,“把他们都给我架出去!”
更多的特务涌上,强行将挣扎、怒骂的三位元老向会场外拖去。
————————————
于右任不顾手臂剧痛,回头厉声骂道:
“常主席!看看你现在的样子!”
“本该是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林森悲愤的声音紧随其后:
“睁眼说瞎话!你在心虚什么啦?”
“你在慌什么慌?没——出——息!”
邵力子最后补上了一句,声音不大,却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个人心上。
————————————
“没出息”三个字,在空旷的礼堂里回荡,余音刺耳。
常主席僵立在主席台上,脸色由青转白,由白转红,胸口剧烈起伏。
台下众人纷纷低头,不敢与之对视,会场内只剩下他粗重如风箱般的喘息声。
————————————
当夜,南京羊皮巷,军统秘密看守所。
阴森的地下囚室,潮湿的空气混合着霉味和淡淡的血腥气。
三间相邻的牢房,关押着三位刚刚被捕的党国元老。
————————————
于右任的囚室。
他靠墙而坐,受伤的手臂用撕下的衣襟简单固定,额头上是因剧痛和愤怒渗出的冷汗。
但他腰杆挺得笔直,眼神依旧锐利如刀,口中反复低吟着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看守的特务隔着铁窗望去,竟不敢与之对视。
————————————
林森的囚室。
老人面色平静,盘膝坐在冰冷的草席上,仿佛入定的老僧。
但微微颤抖的指尖,暴露了他内心的滔天巨浪。他一生追求共和宪政,眼见今日之景,心中悲凉远胜于个人安危。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的是辛亥首义时的热血与理想,与眼前的黑暗形成残酷对比。
————————————
邵力子的囚室。
他不再踱步,而是颓然坐在冰冷的草席上,双手掩面。
指缝间,传来压抑的、近乎呜咽的叹息。他担心的确非自身安危,而是脚下这片古老土地的命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他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历代兴亡的教训。如此践踏民心,与天下人为敌,纵然手握百万雄兵,又能支撑几时?
如今的镇压,不是在稳固航船,而是在凿穿船底,自取覆亡。
————————————
看守所外,夜色如墨。
戴雨农下令:
“严加看管,隔绝一切内外联系!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接近!”
他知道,这三个人,是插在常主席心头的三根刺,也是悬在他自己头顶的三把刀。
————————————
史称:七二五“金陵肃正之狱”。
这场发生在首都核心的政治风暴,以其借“肃正”之名,行镇压之实,并公然囚禁党国元老的极端行径,震惊了海内外。
它彻底暴露了常南京集团在面对合法性危机时的恐慌、虚弱与倒退的本质。
“没出息”的骂声,不仅回荡在礼堂,更随着三位元老被秘密关押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社会,成为贴在常主席身上一枚洗刷不掉的耻辱标签。
————————————
由南京北望,自奉天南瞰。
一场终极博弈,已无可逆转!
旧鼎之鸣未绝,新剑已然出鞘!
雷霆即将炸响,云气悄然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