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宏伟蓝图 (第1/2页)
张汉钦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向杜重远、刘铭九、许光耀这三位实业界素有名望的实干家,解释清楚那笔巨款的“清白”来源——
并非卖国,而是通过一场惊心动魄,但完全合法的金融操作。
三人从最初的震怒、怀疑,到将信将疑,再到最后的瞠目结舌和狂喜,心情如同坐了一场过山车。
待张汉钦拿出部分与瑞士银行的保密存款凭证,及美孚公司的合规合作协议后。
他们终于彻底信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眩晕的兴奋和巨大的责任感。
“少帅…您…您这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杜重远激动得声音发颤,原先准备以死明志的悲壮早已化为乌有,只剩下对眼前这位年轻统帅深不可测手段的敬畏与折服。
“废话不多说了!”
张汉钦一挥手,目光灼灼地扫过三人,
“钱,已经变成了机器和原料,正在源源不断运回来。”
“现在,我要知道,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变成枪炮、钢铁、布匹和粮食!”
“我要看到它们跳动起来,成为我东北的工业脉搏!”
“树翰兄,把图表挂起来!杜老,刘老,许老,你们依次说,我要最精确的时间表和产量!”
“是!”四人齐声应命。
王树翰立刻指挥副官将一幅巨大的、绘制精细的《东北工矿建设及产能爬坡时序图》悬挂在议事厅主墙上。
图表上密密麻麻的曲线、柱状图和时间节点,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工业交响乐乐谱。
————————————
王树翰激动地汇报:“根据白山黑水基金会的回报:从三月初第一艘万吨巨轮发往东北,所有器械已陆续装船运往东北,本月底最后一艘巨轮将开始运输。”
王树翰退后一步,将教鞭郑重地交到实业厅厅长杜重远手中。
杜重远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依旧激荡的心情,走到那幅巨大的图表前。
他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但眼神却前所未有的坚定和明亮。
“少帅,”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宣示般的郑重,
“金山号万吨巨轮,已确认将于四月一日准时抵达葫芦岛港!”
“其后一百二十日内,六万五千吨设备将如钢铁洪流,源源不断注入我东北大地!”
“我等三人及麾下全体同仁,立下军令状:必以最快速度,让这些钢铁巨兽在黑土地上生根、运转、咆哮!现将详细时间表与产能规划,禀报少帅!”
他手中的教鞭,精准地点向图表上的第一个关键节点:
“四月一日,金山号抵港!此为一切之始!”
“首船八千吨,核心为斯克内克塔迪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及中板轧机机架!”
“卸港、清关、铁路夜运,无缝衔接!目标:即四月二十一日,沈阳东站首套机组并网发电!”
“当月新增发电能力6兆瓦,累计6兆瓦,即刻为奉天兵工厂等核心单位输送4兆瓦工业血液!”
杜重远语气铿锵:“电乃工业之母!母体率先搏动,后续一切方有可能!”
张汉钦重重点头,目光锐利:“好!电通则百通!杜老,此乃头功,务必确保!”
————————————
杜重远领命,将教鞭交给身旁早已摩拳擦掌的农矿厅厅长兼实业厅副厅长刘铭九。
刘铭九一步踏前,声如洪钟,教鞭直指钢铁板块:
“少帅!钢铁为百业之骨!六月一日,我东北第一炉自主熔炼的钢水,必将奔涌而出!”
“当月,艾利斯-查默斯电弧炉、联合工程轧机组将调试完毕,产出钢一千吨!其中两百吨即为优质炮钢/装甲钢!”
“累计钢产量一千吨!铁路外运能力当月即达五百吨!”
“六月十六日,产量跃升至三千吨!累计四千吨!炮钢占比维持两成!铁路运力提升至一千五百吨每月!”
“七月一日,月产钢五千吨!累计九千吨!炮钢一千八百吨!”
“八月一日,月产七千吨!累计一万六千吨!炮钢三千二百吨!铁路运力达五千吨!”
“至明年四月一日,周年之际,实现设计产能——月产八千五百吨钢,年产能突破八万吨!其中优质炮钢、装甲钢年产能一万五千吨!”
“可满足年造七十五毫米炮身管三千六百根之需!铁路年外运能力确保六万吨!”
刘铭九脸色因激动而涨红:“少帅!有了这些钢,咱们的枪炮、铁甲车、铁轨,再不用看外人脸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