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全村大撤离! (第2/2页)
王承柱亲自爬过去,把连着鼓风机的铁皮管子摸了一遍又一遍,确保里头装满了贾栩交代的“一号混合料”。
检查完了,他跑到另一个口子边,贾栩正在那儿摆弄线路。
“参谋长,我合计了一下。”王承柱指着图纸,
“这几个雷管的线可以并一块儿,从一个地儿接出去,一个开关就全炸了。这样稳当,保准一块儿响!”
贾栩放下手里的活,瞅了瞅王承柱指的地儿,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线,点了下头。
他亲自动手,按王承柱说的法子,把几根线重新接好,再把改好的引爆装置,轻手轻脚地埋进干粉里。
“老王,你这脑子是越来越活泛了。”贾栩拍了拍王承柱的肩膀,拍下来一片灰。
王承柱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还不是跟参谋长学的,净是这些弯弯绕。”
贾栩的脸又板了起来。
“记住了,引爆信号是三短一长,我亲自在步话机里下令。信号不对,天王老子来了也别给老子按!”
“得令!”王承柱使劲点了下头。
在地道最里头的主入口,段鹏装了个怪东西。
一个木头铁片做的土风车,固定在通风口上。
外头的风一灌进来,风车就转,带着一根木片,一下没一下地刮着一面羊皮鼓。
那“呜……呜……”的声音,不高不低,飘飘忽忽,顺着地道传出去老远,听得人心里发毛。
独立团外围,孔捷和丁伟的部队也没闲着。
枪炮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把日军的侦察兵耍得晕头转向,给北疃村这边争取了足够的时间。
村里头,收尾的活也差不多了。
所有多余的地道口和通气孔,全从里头用石头湿泥堵了个严实。
如今,整个地道就剩下贾栩设计的那几个“阎王口”,跟一只大蝎子似的,张着看不见的钳子。
李云龙叉着腰站在村口,瞅着自个儿泼的猪血和一地乱七八糟,挺得意。
他扭头对贾栩说:“老贾,咱这服务可以吧?保管让小鬼子来了就不想走。”
贾栩没理他,带着通讯兵上了村外一个土坡。
这儿是总指挥点,能把整个北疃村尽收眼底。
贾栩举起望远镜,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自己的“舞台”。
每个伪装,每个坑,每个犄角旮旯,都在他眼里过了一遍。
他放下望远镜,对通讯兵下令:
“通知下去,鬼子进村前,所有人保持静默。频道里只准有我一个人的声音,谁敢乱插嘴,军法处置。”
“是!”
通讯兵刚喊完,赵刚就从后山摸了回来,跑得气喘吁吁。
“报告参谋长,乡亲们都安全转到二号基地了,没人掉队,没人受伤。”
贾栩点点头,把自己脖子上另一个望远镜递给他。
“老赵,辛苦了。来,看看咱们给小鬼子准备的‘安息地’。”
赵刚接过望远镜。
望远镜里,熟悉的村子静得吓人。那几缕没散尽的炊烟,瞅着就不是什么好兆头;那一扇扇黑洞洞敞开的门,活脱脱就是等人进的坟。
他心里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有难受,有憋屈,但更多的是一种冷冰冰的盼头。
夜,越来越黑,伸手不见五指,把整个晋西北都吞了进去。
就在这时,远处黑漆漆的地平线上,亮起了一串车灯。
光点越来越多,连成了一条扭动的火蛇,直直地朝着北疃村爬过来。
李云龙也趴在贾栩旁边,举着望远镜。
他看着越来越近的车灯,伸出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压得极低,对趴在身边的战士们说:
“都给老子把眼珠子瞪圆了,大鱼……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