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白银表情包:古人也懂“可视化” (第2/2页)
围观的百姓看得眼睛发亮,议论声渐渐变了味,从质疑变成了好奇。有个皮肤黝黑的老农,颤巍巍地走到沙盘前,指着银蛇木牌,满脸疑惑地问:“风大人,这长虫……哦不,这‘银蛇’,真能换粮食吃?不会是官府骗人的吧?”
风渡墨笑了,从怀里掏出一小块碎银——这是他自己的俸禄,递到老农手里:“老丈,您摸摸,这银子是真的,您拿着它去集市上,能换三只鸡,比您扛着一石粮走十里路划算多了!”
老农接过碎银,用牙咬了咬,又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真的是银子!这玩意儿轻飘飘的,比扛粮食省事多了!”
百姓们见状,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提问:“风大人,那偏远山区没粮商,换不到银子咋办?”“折算比例会不会变啊?要是粮食涨价了,咱们会不会吃亏?”
风渡墨一一耐心解答:“偏远山区可以继续缴粮,朝廷会派专人去收;折算比例每个月会根据粮价调整,写在县衙门口的公告栏上,保证大家不吃亏!”他还让人把折算比例写在一张大大的宣纸上,贴在沙盘旁边,用简单的图画标注——比如一只鸡对应一小块银子,一匹布对应半条银蛇。
杨维诚站在人群后面,看着百姓们从质疑到信服的转变,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原本以为风渡墨这法子肯定行不通,没想到用这种“土办法”,竟然真的把百姓说通了。有个小吏凑到他身边,小声说:“杨公,风主事这法子虽然怪,但确实好用,刚才我家邻居还说,愿意试试折银缴税呢!”
杨维诚重重地哼了一声,转身就走,心里却不得不承认,风渡墨这小子,还真有点歪点子。
就在城门口一片热闹,百姓们纷纷称赞折银办法好的时候,人群外,一个穿着绸缎衣裳的身影阴沉着脸,转身离开了。正是平县的粮商头目王老板。他原本以为百姓会坚决反对折银,自己正好趁机煽动闹事,没想到被风渡墨用几个木牌、一个沙盘就化解了危机。
“这风渡墨,还真有点能耐。”王老板咬着牙,心里盘算着。折银缴税一旦推行,百姓就不用再通过粮商卖粮换银,自己低价收粮、高价卖粮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这等于断了他的财路。
他快步走到街角,钻进了一辆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马车里。车厢里,县尉正闭目养神,见王老板进来,睁开眼睛问道:“怎么样?百姓们反应如何?”
“别提了,被风渡墨那小子用几个破木牌给糊弄住了!”王老板坐下,狠狠拍了一下大腿,“再这样下去,咱们的生意就全完了!县尉大人,不能再等了,得给这黄毛小子安个罪名,把他的折银方案彻底搅黄!”
县尉皱了皱眉:“安什么罪名?他现在深得百姓拥护,要是没证据,不好动手。”
“证据?”王老板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塞进县尉手里,“这是五千两白银,您拿着。咱们就给他安个‘私吞税银’的罪名,找几个流民冒充百姓,就说风渡墨强迫他们折银,还克扣他们的银子,到时候人证物证俱在,看他怎么辩解!”
县尉掂量着手里的钱袋,脸上露出了贪婪的笑容:“好!就按你说的办!不过,这事得做得隐蔽点,不能让人看出破绽。”
“您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明天一早就动手!”王老板阴恻恻地笑着,眼里闪过一丝狠厉。他就不信,一个刚从基层上来的小子,还能斗得过他们这些在平县扎根多年的老油条。
【作者插话:好家伙!这王粮商是真不按套路出牌啊!正面刚不过就玩阴的,竟然想给风渡墨扣上“私吞税银”的帽子,这可是杀头的罪名!只能说,资本的力量果然可怕,为了利益连国法都不顾了!】
城门口的热闹还在继续,风渡墨正在给百姓们演示如何用银子缴税,如何辨别银子的成色。他看着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看来这“可视化宣传”的效果,比他想象中还好。
可他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正在暗处悄然酝酿。那些刚刚被他说服的百姓,明天可能就会变成指控他的“证人”;他好不容易打开局面的折银改革,可能会因为这莫须有的罪名,彻底夭折。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沙盘上的银蛇和粮囤木牌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风渡墨收拾好东西,哼着小曲回到驿站,心里还在盘算着明天如何推进折银方案的落地,完全没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向他悄然张开。
那么,王粮商和县尉的阴谋会不会得逞?那些被收买的流民会不会诬陷风渡墨?风渡墨又将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栽赃陷害?咱们下一章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