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意外借调:锦衣卫的技术邀约 (第2/2页)
“大人,三个月时间太短了,这些档案数量太多,而且破损严重,根本不可能整理完。”风渡墨忍不住说道。
“不可能?”甲字三〇冷笑一声,“在锦衣卫,没有不可能的事。你要是做不到,就留在诏狱里,和这些档案作伴吧。”
这句话带着赤裸裸的威胁,风渡墨不再说话。他知道,现在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任务。
甲字三〇留下两个小吏帮忙,就转身离开了。风渡墨看着空荡荡的库房,又看了看堆积如山的卷宗,深吸一口气,开始规划起来。他想起自己在现代整理海量数据时的经验,不管数据再多再乱,只要用Excel的思路,先搭建框架,再分类整理,总能理出头绪。
他先让小吏把所有卷宗搬到院子里,按照朝代分成几大类,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弘治、嘉靖,每一类堆成一堆。然后,再在每一类里面,按照案件类型分成“谋反”“贪污”“盗窃”“失踪”等小类。
这个过程就像Excel里的“数据透视表”,先按大维度分组,再按小维度细分,看似混乱的数据,瞬间就有了条理。
【作者插话:风渡墨这波是把“Excel数据分类”思路玩到了极致!别人面对“档案山”只会头疼,他却能冷静地搭建框架,这就是现代职场技能的降维打击!只能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在哪个时代都适用!】
整理档案的日子枯燥而艰辛。每天天不亮,风渡墨就起床开始工作,中午简单吃点干粮,晚上一直忙到深夜。他不仅要分类归档,还要修补破损的卷宗,辨认模糊的字迹,有时候一份卷宗要反复核对好几次,才能确定分类。
两个小吏一开始还敷衍了事,后来看到风渡墨如此认真,而且他的分类方法确实高效,也渐渐认真起来,跟着风渡墨一起整理。
这天,风渡墨正在整理嘉靖年间的“失踪案”卷宗,一份卷宗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份卷宗记录的是“皇家工匠失踪案”,上面写着“工匠张三,于嘉靖二十三年三月初五失踪,遍寻无果,按病故处理”。
风渡墨觉得有些奇怪,皇家工匠身份特殊,失踪了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按病故处理?而且卷宗上的字迹,和其他卷宗的字迹不一样,显得有些潦草,像是后来补上去的。
他继续翻看,发现类似的“皇家工匠失踪案”还有十几份,每份卷宗的处理结果都是“遍寻无果,按病故处理”,而且字迹都有明显的篡改痕迹,有的甚至连日期都对不上。
“这些卷宗有问题。”风渡墨心里嘀咕道。他把这些“皇家工匠失踪案”的卷宗单独放在一边,打算之后仔细研究。
就在他整理得渐入佳境,档案的框架基本搭建完成的时候,甲字三〇突然来了。他看着院子里分类整齐的卷宗,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显然没想到风渡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么大的进展。
“还不错,没让我失望。”甲字三〇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不过,你要记住,整理档案就整理档案,不该看的别乱看,不该管的别乱管,尤其是那些涉及皇家的卷宗,出了差错,没人能保你。”
风渡墨心里一动,甲字三〇这话,明显是在提醒他,那些“皇家工匠失踪案”的卷宗不简单。
甲字三〇走后,风渡墨看着那些单独放在一边的“皇家工匠失踪案”卷宗,陷入了沉思。这些卷宗明显被人篡改过,里面肯定藏着什么秘密。他到底该不该查下去?查下去,可能会揭开一个惊天秘密,也可能会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不查,又违背了他的本心。
他想起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的初衷,不是为了苟活,而是想用自己的知识做些实事,揭露真相,为民请命。
“机会从来不是等来的,是靠实力挣来的;但选择之前,要想清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风渡墨喃喃自语,这句话既是对自己说的,也是对眼前的困境说的。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既然发现了疑点,就必须查下去,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
可他没想到,这份决定,会让他卷入一场更大的风波。
第二天一早,风渡墨刚走进档案库,就发现那些“皇家工匠失踪案”的卷宗不见了!他赶紧询问两个小吏,小吏们都说不知道,昨天晚上他们离开的时候,卷宗还在。
风渡墨心里咯噔一下,是谁拿走了卷宗?是甲字三〇?还是另有其人?他们为什么要拿走这些卷宗?
种种疑问涌上心头,风渡墨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触碰了某些人的利益,一场未知的危险,正在向他逼近。
那么,拿走卷宗的到底是谁?“皇家工匠失踪案”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风渡墨接下来会怎么做?他能在锦衣卫的眼皮子底下,查清真相吗?咱们下一章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