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血迹函数:用逻辑锁定凶器 (第1/2页)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第一卷·县廷初试 010章 血迹函数:用逻辑锁定凶器
上一章咱们说到,风渡墨刚把周虎诬陷绣娘的冤案翻过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城东就冒出一具无名女尸,死状凄惨,更蹊跷的是,县丞赵彦澄说这案子可能和绣娘案有关。这消息让风渡墨心里咯噔一下——绣娘案刚扯出周虎的小舅子,现在又添了条人命,这平县的水,怕是比他想的还要浑。
【作者插话:这剧情节奏简直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刚解决一个坑,立马又来个更大的坑。风渡墨这哪是来当司田主事的,分明是来平县当“首席刑侦官”的,这班加得比996还狠!】
风渡墨跟着杨维诚赶到案发现场时,天色已经擦黑,借着衙役手里的火把光,能看到一片杂乱的芦苇丛,女尸就躺在芦苇丛中央,身上盖着些枯草,像是被人刻意隐藏过。周围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衙役们正费力地维持秩序。
赵彦澄站在一旁,脸色凝重,见风渡墨来了,连忙招手:“风主事,你可来了!你看看这案子,透着古怪。”
风渡墨戴上麻布手套(这是他穿越后特意让裁缝做的,就怕查案时破坏证据),蹲下身仔细查看尸体。死者是个年轻女子,约莫二十岁左右,衣着朴素,身上有三处明显的刀伤,一处在胸口,两处在腹部,伤口边缘不整齐,像是被粗糙的刀具所伤。更关键的是,尸体周围的泥土上,散落着几滴暗红色的血迹,还有一些模糊的脚印。
“大人,这伤口看着像是菜刀砍的!”一个老衙役凑过来说,“之前绣娘案里,周县尉的小舅子就是用菜刀栽赃的,会不会是同一把刀?”
这话一出,周围的衙役都议论起来。毕竟绣娘案刚过,大家难免会往一块想。
风渡墨却摇了摇头,没说话,而是从怀里掏出一块木板和一根木炭,又让人拿来一根绳子和几块石头。他先用绳子把案发现场围起来,然后以尸体为中心,用石头标出几个关键点,再用木炭在木板上画了一张简易的“血迹分布坐标图”——横坐标代表距离尸体的远近,纵坐标代表血迹的高度,每一滴血迹的位置都被精准标注在上面。
【作者插话:风渡墨这波操作,直接把汉朝刑侦拉到了现代水平!别人查案靠猜,他查案靠数据、靠逻辑。这就像你同事写报告靠瞎编,你却拿着数据图表说话,专业度直接拉满!】
“风主事,你画这玩意儿有用吗?”杨维诚凑过来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
“当然有用。”风渡墨指着木板上的坐标图,“你们看,这几滴血迹,有的落在尸体前方三尺处,高度约三尺;有的落在尸体左侧两尺处,高度约一尺。从血迹的形状和分布来看,凶手行凶时,应该是站在尸体正面,而且身高比死者高出不少,大概在七尺左右。更重要的是,血迹的溅射角度很平缓,说明凶手挥刀时力度不大,而且刀具应该比较厚重。”
他顿了顿,又指着死者身上的伤口:“你们再看这伤口,虽然边缘不整齐,但伤口深度较浅,最深的一处也只有一寸。如果是菜刀,以菜刀的重量和锋利度,全力挥砍下去,伤口绝不会这么浅,而且边缘会更整齐一些。”
“那会是什么刀?”赵彦澄好奇地问。
“我猜,应该是砍柴刀。”风渡墨肯定地说,“砍柴刀刀刃较厚,边缘粗糙,重量比菜刀轻,挥砍时力度不足,正好能造成这种伤口。而且,绣娘案里的菜刀,我之前见过,刀刃很锋利,和这伤口完全不符。”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风渡墨让人去附近的铁匠铺借了一把砍柴刀和一把菜刀,又找了一块猪肉(模拟人体肌肉),分别用两把刀进行模拟挥砍。结果和他推测的一模一样:菜刀砍出的伤口深且整齐,砍柴刀砍出的伤口浅且边缘粗糙,和死者身上的伤口完全吻合。
“这……这也太神了!”老衙役看得目瞪口呆,“风大人,您这本事,比县里的老仵作还厉害!”
风渡墨笑了笑,没接话,而是继续查看现场。他注意到,尸体旁边的芦苇有被踩踏的痕迹,脚印杂乱,但其中有一个脚印比较清晰,鞋底有明显的“十”字纹路。他立刻把这个脚印的形状和大小画在木板上,又让人去排查全县有这种鞋底纹路的人。
【作者插话:风渡墨这简直是“人形刑侦仪器”!不仅懂血迹分析,还懂足迹鉴定,这要是放在现代,不得是法医界的顶流?周虎要是知道自己惹上这么个狠角色,估计得肠子都悔青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