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北伐前夜 (第2/2页)
“是!!” 全场军官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会议结束后,谢文渊心情沉重而又激荡地走出师部。北伐,这个在军校时常被提及的宏伟目标,此刻终于变成了迫在眉睫的现实。他仿佛已经听到了来自北方的战鼓声鸣。
回到营部,他立即召集全营军官,传达了北伐的决策和师部的精神。消息公布,军官们反应各异,有的摩拳擦掌,兴奋异常;有的面露忧色,沉默不语;更多的人,则是一种混杂着使命感和对未知危险的凝重。
“营长,北伐……真要打吴佩孚?他的兵多,装备也好……” 一个年轻的连长忍不住低声问道。
谢文渊看了他一眼,没有斥责,而是平静却坚定地说:“吴佩孚兵再多,装备再好,他是军阀,是压迫者!我们是革命军,是为民请命的正义之师!东征之初,谁又能想到我们能打下惠州,扫平陈炯明?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我们信念坚定,战术得当,就没有打不垮的敌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所有人:“从现在起,全营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训练强度再加一成!弹药、粮秣、被装,详细清点,缺额立刻上报!各连主官,务必掌握士兵思想动态,加强动员,剔除一切畏战、动摇情绪!我要的,是一把出鞘必见血,指向必破敌的利剑!而不是一群听到枪响就尿裤子的软蛋!都听清楚没有?!”
“清楚!!” 军官们挺胸应答。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营区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训练的号子声更加嘹亮,士兵们在军官的督促下,一遍遍演练着长途行军、强渡江河、山地攻坚、城镇巷战等北伐可能遇到的各类战术。政治动员会日夜不停,北伐的意义、革命的前途、军人的荣誉,被反复强调。一种大战将至的、混合着亢奋与悲壮的奇异情绪,在营地上空凝聚。
谢文渊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亲自检查每一批运抵的物资,审核每一份训练报告,找各级军官和士兵骨干谈话,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统一思想。夜晚,他营部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他对着地图,反复推演着北伐可能的进军路线和战斗场景,思考着如何将自己这一营之众,在未来的大战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同时,又如何能尽可能地减少伤亡。
他再次拿出那本厚厚的花名册,抚摸着上面那些冰冷的符号,又看了看桌角的徽墨与银元。北伐,这条通往统一的血火之路,注定将由无数的牺牲铺就。他不知道,自己以及眼前这些朝夕相处的弟兄们,有多少人能活着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但他知道,作为营长,作为“砥柱”,他别无选择,唯有带着他们,向着那未知的、充满艰险的北方,义无反顾地前进。
北伐的前夜,星光黯淡,风起云涌。年轻的谢营长站在营部门口,望着北方沉沉的夜空,仿佛已经闻到了那来自长江之畔的、更加浓烈呛人的烽火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