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金榜题名 (第2/2页)
  
  中了!我考中了!黄埔军校!第一期!
  
  巨大的喜悦和强烈的酸楚交织在一起,几乎将他击垮。他想放声大笑,又想嚎啕大哭。他想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个叫“谢文渊”的名字在榜上!他想对着荆州的方向,对着母亲长眠的湘北荒野,高声呐喊:“爹!娘!渊儿……考上了!”
  
  他猛地转过身,用尽全身力气挤出人群,找到一个相对安静的墙角,背靠着冰冷的墙壁,身体却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颤抖着手,从怀中掏出那用破布层层包裹的物件——半块徽墨,一方紫石砚,一张残页。他将它们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能感受到父母欣慰的目光穿透了时空,正温暖地注视着他。
  
  “爹……娘……你们看到了吗……渊儿……没有辜负……”他低声呢喃,声音哽咽。
  
  狂喜过后,是逐渐平复的激动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再次挤到榜前,将自己的名字反复确认了数遍,仿佛要将这一刻牢牢刻进灵魂深处。他看到榜上有许多人,日后都将成为他命运紧密相连的同窗、战友,甚至对手。他也注意到,录取名单旁还贴有详细的报到须知:规定录取生员需于指定日期内,前往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内的临时驻地集合,统一乘船前往位于广州东南方向二十余里、珠江之中的长洲岛校本部;需自备简单行李,着装上要求简洁朴素,不得携带与革命军人身份不符之物品……
  
  长洲岛!那里就是黄埔军校的所在地!一个即将锻造他、也将被他鲜血和汗水浸染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天,谢文渊一边按照要求做着简单的准备——其实他根本没有什么行李可准备,唯一的“财产”就是那几样贴身物件和一身勉强蔽体的衣衫——一边在一种近乎晕眩的兴奋中度过。他走在广州的街道上,感觉阳光从未如此明媚,连往日刺耳的市声都变得悦耳动听。他甚至鼓起勇气,用做零工攒下的最后几个铜板,买了一块最便宜的皂角,在珠江里将自己从头到脚狠狠搓洗了一遍,仿佛要洗去过去所有的污垢与屈辱。
  
  报到的那一天终于到了。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而有序。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汇聚于此,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穿着各异的服装,但脸上都洋溢着同样的激动与自豪。谢文渊混杂在其中,显得格外不起眼,但他挺直了脊梁,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一些。
  
  点名,编队,发放简单的标识……当他和数百名同被录取的青年一起,列队走向珠江码头,准备登上那艘将载他们前往长洲岛的旧式火轮时,他回头望了一眼身后那座喧嚣的广州城。
  
  这里,是他挣脱枷锁、获得新生的起点。而前方,那烟波浩渺的江心孤岛,将是他投身洪炉、淬火成钢的战场。
  
  汽笛长鸣,轮船缓缓离岸,破开浑浊的江水,向着长洲岛驶去。江风猎猎,吹动着青年们额前的发丝,也吹动着他们心中那面理想的旗帜。谢文渊站在甲板上,紧紧扶着栏杆,望着越来越近的、笼罩在薄雾中的岛屿轮廓,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以及一股前所未有的、仿佛能劈开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
  
  新的篇章,就在这声汽笛中,轰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