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疑兵惑周瑜,拖撬神兵天降惊孙郎 (第1/2页)
  
  三日时间眨眼就过。
  
  蒯良动作很快,第三日晌午,浩浩荡荡的粮队就开进了襄阳营。
  
  看着一袋袋粟米、麦子扛进仓,刘琦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有了这三个月的嚼磨,刘琦心里才算真正有了底。
  
  当然这三日刘琦也没闲着,学着记忆中刘备那套,天天泡在军营里,不是跟士卒们一同吃大锅饭,就是亲手给伤兵换药裹伤。
  
  诸葛亮在一旁也没少出主意,又是重新编整队列,又是让识字的军官给低下的士卒们讲解一些基础战阵。
  
  虽然有因为魏延统兵有方而赏赐,让襄阳营对刘琦来领导他们不会太过于心生抵触。
  
  但人有名,树有影。
  
  刘琦原主那软弱的性格名声,却不是一两天就能消散的,不少军中士卒以及军佐,对刘琦的能力依然带着几分质疑,毕竟他们也知道,过不了多久就要随着刘琦这位江夏太守去与有着江东小霸王的孙策交战了。
  
  好在,经过刘琦与诸葛亮这几手折腾下来,原本那些眼里带着点疏离的襄阳兵,看刘琦的眼神儿都不一样了,多了几分信服和热乎劲儿。
  
  于是粮草一到,刘琦片刻不想多耽搁,即刻下令拔营。
  
  北人善马,南人善舟,荆州水师经过刘表蔡瑁多年经营在这个时间段已经积累了十余万兵卒,楼船千帆,名副其实的长江霸主,要不是刘表老了雄心不壮,且蔡瑁志短只想着守着自己荆州一亩三分地自个玩。
  
  以荆州水师实力,放在雄心勃勃的枭雄手中,那可谓是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
  
  是以,有如此厉害的水师在侧,刘琦自然是走汉水顺流而下,这条襄阳至江夏的高速公路。
  
  在一声声号角声中,刘琦的五千襄阳营登上船队扬帆启航,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襄阳码头。
  
  春末的汉水,江风带着点湿气,吹得船帆猎猎作响。
  
  刘琦站在主船船头,看着两岸景物缓缓后退,心中却复杂的很,既有终于走出了自己争霸天下的第一步,又有点慌,江东二代目CP大名,刘琦在后世不知道听了多少,如今自己即将对上这对,刘琦要说不慌那是假的。
  
  好在刘琦转念一想,自己阵营如今也是豪华,文有徐庶、诸葛亮,武有魏延、甘宁.......
  
  “嗯!”
  
  想起甘宁,刘琦就是眉头一皱,这些时日发生太多事情了,竟让刘琦差点忘记这位桀骜不驯的名将了。
  
  如今江夏被孙策攻陷,而甘宁这家伙在原历史中本就心生向往江东,他不会顺势降了吧!
  
  想到这,刘琦心中就不免咒骂黄祖几句,你说你好好的城不守,非得跑出去干嘛啊,这下好了吧,丧师失地还让自己痛失一名大将。
  
  “主公,进舱用些饭食吧。”徐庶不知何时来到身后。
  
  刘琦点头,与徐庶进入船舱里。
  
  如此,又过三日后,刘琦的船队才驶过宜城,鄀国县遥遥可望。
  
  从襄阳到江夏顺水而下快船只需十天。
  
  但刘琦却故意让船队压着速度走。
  
  因为先前派出去探查孙策动向的斥候还没回来,如今敌情不明,刘琦也不敢冒进。
  
  以至于磨蹭了好几天,船队才刚望见鄀国县的轮廓。
  
  就在刘琦苦逼着坐在船舱里等候斥候回信时,就听桅杆上的瞭望哨喊了起来:“有快船!是我们的斥候!”
  
  刘琦精神一振,忙道:“快让他们过来!”
  
  三条快舟飞快地靠上大船,几个浑身尘土、汗渍浸透衣甲的斥候跌跌撞撞地爬上来,扑通就跪倒在刘琦面前。
  
  “怎么样?探到什么了?”刘琦急问。
  
  为首的斥候喘着粗气回道:“禀主公,探、探明了!那贼子孙策兵分三路了!”
  
  斥候缓了口气,继续说:“一路,贼子麾下黄盖带着三千人,正猛攻安陆城的黄家,不过黄家拼死抵抗,打得挺凶。”
  
  “另一路,贼子孙策结拜兄弟周瑜领三千人守着沙羡,正在整编降兵加固城防,我们还撞见他们往汉水上游派细作。”
  
  “还有就是贼子孙策自己带着六千步卒和三千水师,沿着长江往西边去了,具体去哪还不明确。”
  
  刘琦听得直皱眉头:“西边?沙羡刚拿下,他不顺势占领江夏全境,往西跑什么?”
  
  这时诸葛亮、徐庶几人也围了过来,听着回报都面露疑惑。
  
  王朗插嘴道:“会不会是去打长沙?前阵子不是说长沙乱了吗?”
  
  徐庶立刻摇头:“打长沙何必孙策亲自出马?派个偏将带几千人足矣,他放着襄阳可能来的反扑不管,却带着主力西进,那西边肯定有比江夏更大的肥肉。”
  
  众人纷纷点头,都觉得徐庶说得在理,可猜来猜去也猜不透孙策到底图啥。
  
  刘琦却心里一动,正想开口,诸葛亮已经抢先一步:“取舆图来!”
  
  很快,一张荆州地图在案几上铺开。
  
  诸葛亮羽扇轻点地图中央:“孙策西进,目标无非两个——公安,或是江陵。”
  
  诸葛亮详细解释道:“公安虽扼长江咽喉,但城小地薄,就算拿下也守不住荆州的反扑。但江陵就不同了...”
  
  诸葛亮羽扇移到江陵的位置:“此乃荆州腹心,北连汉沔,南接荆南。”
  
  “孙策若拿下江陵,就等于把荆州拦腰斩断。到时候荆南四郡必乱!而且刘荆州刚失江夏,江陵防备定然空虚,正是偷袭的好机会。”
  
  徐庶补充道:“黄祖已死,周瑜留守沙羡足以稳住局面。黄盖攻安陆,不过是孙策安抚老将的手段,孙策真正的目标,必是江陵!江陵若失,荆州就危险了。”
  
  刘琦一拳捶在船舷上:“没错!必是如此!”于是刘琦立刻下令,“快,取我兵符印信来!”
  
  既然猜到了孙策的意图,就必须尽快应对。
  
  刘琦现在手里有刘表给的调兵权,可以调动章陵和长沙两郡的兵马。
  
  但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
  
  章陵郡作为荆州北大门,虽有一万五兵马,但大多要防着北边的曹操,能调动的只有四千多人。
  
  而长沙郡情况也差不多,郡兵皆要驻防各郡县防备豫章的太史慈。
  
  于是刘琦与诸葛亮等几人根据一合计,定了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明面上,派王朗去章陵那接手四千郡兵,大张旗鼓地从随县沿涢水南下,号称万人大军,嚷嚷着要去解安陆之围。
  
  实际上就是吸引黄盖和周瑜的注意力。
  
  暗地里,刘琦亲率五千襄阳精锐,继续沿汉水南下,准备趁黄盖和周瑜被王朗吸引时,突袭夏口,断掉黄盖的退路。
  
  同时还派快马去长沙,令黄忠率四千人马沿湘水北上,进洞庭湖后转入长江,设法阻拦孙策西进。
  
  刘磐则带三千人留守,防备东吴的太史慈。
  
  很快刘琦与诸葛亮等人计策定下。
  
  先前还在汉水上半帆缓慢行进的船队,立即扯满风帆,桨橹齐动,速度陡然加快。
  
  站在主船望楼上的刘琦,望着迅速向后掠去的江岸,心中却是七上八下。
  
  这一招暗度陈仓,赌的就是周瑜会相信他刘琦还是那个被世家摆布的软弱公子。
  
  此计若是其他人来,周瑜看都不用看,就知道是声东击西。
  
  但偏偏主将是刘琦,因为刘琦长期以来软弱的名声,这就会让周瑜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身为主将的刘琦在世家的干涉下,先行去救被黄盖攻打的岌岌可危的黄家。
  
  “孔明,你说周瑜会信吗?”刘琦忍不住问道。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深远:“周瑜多谋而谨慎,若是寻常之人,未必瞒得过他,但正因主公往日名声,此计反而多了几分可信,那些世家大族为保自身利益,逼主帅行昏招之事,古往今来数不胜数。”
  
  刘琦点头,心中稍安。
  
  与此同时,沙羡城内,周瑜的确收到了细作急报。
  
  “刘琦派手下大将领兵从涢水南下?”
  
  周瑜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案几,眉头微蹙,“领军的是王朗,号称万人,打着解安陆之围的旗号?”
  
  堂下一员偏将笑道:“都督,这必是疑兵之计!刘琦主力定然还在汉水上,他若是聪明,就该直扑夏口,断黄将军退路,何必绕远走涢水?”
  
  周瑜沉吟片刻,却是摇头:“未必如此简单。”
  
  周瑜站起身,踱步至悬挂的荆州地图前:
  
  “那刘琦虽得刘表任命为此战主将,但荆州世家盘根错节。”
  
  “而那安陆黄家是江夏大族,与蔡、蒯等家关系密切,那些世家老爷们为保自身利益,逼刘琦先救安陆,也不是不可能。”
  
  周瑜站起身,踱步思索:“况且刘琦素有软弱之名,被世家挟制也在情理之中。”
  
  “那...我军该如何应对?”偏将问道。
  
  周瑜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地图上安陆的位置心中暗忖。
  
  黄盖他们执意攻打安陆,本就是意气用事。
  
  安陆无险可守,无粮可图,打下又如何?不过是白白消耗兵力,我先前苦劝伯符,他却碍于老臣情面,不好强硬阻拦。如今刘琦这一动,倒是给了我调回黄盖的借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