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甘兴霸狂妄索太守位 (第2/2页)
  
  说着甘宁就将信纸随手扔在案上,语气不屑:
  
  “回去告诉你们公子,我甘宁就算再不得志,也不会去投奔一个没根基‘空架子’的长公子。”
  
  陈武、李忠面色顿时难堪。
  
  二人正要争辩。
  
  这时甘宁身旁的王硕暗中拉了拉甘宁的衣袖,摇头示意不要拒绝得如此决绝。
  
  甘宁略一迟疑,便改口道:“不过,此事关乎我部众多将士前途,且容我与部下商议一番,再给你们答复。”
  
  待陈武、李忠暂退帐外,甘宁不解地看向王硕:“为何拦我?刘琦这般处境,去了岂非自寻死路?”
  
  王硕压低声音:“将军,话不能说死。刘琦虽眼下失势,但终究是刘表长子,荆州顺位继承第一人。万一将来他能翻盘呢?咱们投江东是为前程,投刘琦若能得‘从龙之功’,未必不是条路。”
  
  见甘宁面露思索,王硕继续道:“再说,刘琦敢许出‘荆州水师都督’的承诺,可见也有几份魄力。将军不如再考虑考虑?”
  
  甘宁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然如此,那就叫他们进来再谈谈。”
  
  陈武、李忠重返帐中,相谈不到半刻二人便察觉出甘宁态度有所软化。
  
  于是陈武趁机道:“甘将军我家公子是真心求贤,将军若有顾虑或需求,尽可直言。只要我家公子能办到,必不推辞。”
  
  甘宁似乎是被陈武说动了几分,思考片刻后开口道:“想让我甘兴霸归附?那至少得给个太守之位!”
  
  甘宁站起身來,踱步道:“不瞒二位,黄祖赏罚不明,我在其麾下很是不痛快。要是你们公子连一个郡守之位都许不了,我去了与现在有何区别?”
  
  陈武、李忠闻言,心中不免暗道:你一个水贼出身,开口就要太守之位,好大的口气!
  
  但二人对刘琦忠心耿耿,知道甘宁是公子亲自点名要招揽的人,于是面上不露丝毫不满,只恭敬道:“将军的条件,我等会如实禀报公子。”
  
  ......
  
  五日后,襄阳城中,刘琦正在书房踱步。
  
  虽然尚未收到陈武、李忠的回信,但刘琦却不见焦躁,反而开始为“一顾茅庐”做准备。
  
  “公子,这是您要的隆中附近地形图。”
  
  李忠留下的副手张诚呈上一卷帛纸,“卧龙岗位于隆中山中,诸葛亮常在此耕读。当地乡绅对他十分敬重,称其有‘卧龙’之才。”
  
  刘琦展开地图,仔细查看隆中地形,问道:“可知诸葛亮平日喜好什么?”
  
  张诚回道:“听闻他好读书,尤其兵法和治国方略。有时与友人弹琴对弈,生活颇为简朴。”
  
  刘琦点头,吩咐道:“去将我珍藏的那本《孙子兵法》刻本,以及上月得来的上等笔墨纸砚备好。记住,要低调行事,若蔡家人问起,就说我在偏院闭门读书,自省过错。”
  
  张诚犹豫道:“公子真要去隆中求见那诸葛亮?此人虽有名声,但毕竟是一介布衣....”
  
  刘琦摆手打断:“当今乱世,人才最为难得。”
  
  “你去准备吧,记住要隐秘。”
  
  刘琦将张诚打发下去后,望向窗外,语气坚定,“若要对抗蔡家,日后继承荆州,那我必须有自己的班底。”
  
  “刘备在不知晓诸葛亮才能的情况下都能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我刘琦知晓历史为何不能?”
  
  此刻的刘琦眼中,已没有了往日的彷徨无助,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然和清明。
  
  招揽甘宁只是第一步,请诸葛亮出山才是关键。而这一切行动,都必须瞒过蔡家的耳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