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连破数城 (第2/2页)
  
  部队很快就抵达古尔奈,古尔奈以西的底格里斯河水浅,无法行驶大船,后勤保障就只能通过陆路。李愬带领第六路军沿着底格里斯河,一路向西北方向行军,准备拿下巴格达,亲手灭掉黑衣大食。
  
  黑衣大食哈里发马蒙近段非常焦虑,他本来判断唐军的主攻方向在东面,所以在波斯和伊拉克布置了重兵,没想到拉赫曼还是被唐军击败,波斯大片领土被占。更令人可怕的是,还有一股唐军占领了埃及,从西面打过来,眼看形成了东西夹击之势。
  
  马蒙觉得,照这个形势下去,黑衣大食有被灭亡的危险,自己必须想办法阻止唐军的攻势。马蒙思前想后,觉得只有一个办法可用,那就是与宿敌拜占庭和解,先联手对付东线的唐军,然后再消灭西线的唐军。
  
  马蒙考虑已定后,就派出使者,向拜占庭帝国求援。拜占庭皇帝米海尔二世和大臣们商议以后认为,唐军所向披靡,听说已经消灭了很多国家,如果此时不帮黑衣大食,唐军后面很可能就会进攻拜占庭,最终决定同意支援黑衣大食。
  
  当然拜占庭的支援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将亚美尼亚王国划归拜占庭帝国,黑衣大食还要支付给拜占庭帝国50万金币。马蒙收到拜占庭帝国的出兵条件后,对拜占庭帝国趁火打劫非常气愤,但是又别无选择,当即派人送30万金币送给拜占庭,并承诺战后再支付20万金币,亚美尼亚也会划归拜占庭。
  
  米海尔二世收到马蒙的金币后,当即命令大将安条克率领五万精兵,向巴格达方向进发,支援黑衣大食。马蒙也将兵力收缩,拼凑了十五万精兵在巴格达一带,马蒙命令叙利亚总督要拼死抵抗西线的唐军,准备集中兵力在巴格达一带先消灭东线唐军。
  
  李愬对两国的交易一无所知,仍然按照计划向巴格达进军。黑衣大食坚壁清野,不与唐军硬碰,但是派出骑兵袭扰唐军的补给线。
  
  李愬发现大食军提前将粮食全部转移走,甚至将老百姓也驱赶走,唐军的补给开始出现问题。李愬被迫减缓进攻速度,并分出兵力回到巴士拉护送辎重部队,往前线运送物资。
  
  经过半个月的行军,第六路军终于到达巴格达以南区域,但是感到大食军开始明显增多,竭力阻挡唐军接近巴格达。
  
  当唐军冲破大食军的阻挡,抵达巴格达附近时,发现这是个巨大的城市,可与长安媲美,巴格达周围聚集了众多的大食军,预感巴格达之战不好打。
  
  李愬知道巴格达是黑衣大食的首都,大食军必然会倾尽全国兵力,所以比较谨慎,派出斥候先收集一些情报。第六路军暂时不动,大食军也暂时不动,两军形成对峙状态。
  
  唐军的斥候部队抓了几个大食军的俘虏,经过审问,得知黑衣大食在巴格达一带集中了15万军队,当即将这个重要情报报告给李愬。
  
  李愬和两个副将商议一番,觉得第六路军只有镇西军和三个契胡团,加上前面的战损,只有三万多人,对付十五万人,还有这么大的城市,觉得有些吃力。
  
  李愬觉得,来都来了,不可能不打就撤,敌军的规模比较大,包围起来不现实,可以打一场击溃战,先占领巴格达再说。两个副将也认为,唐军虽少,但是具有火力优势,将大食军逐出巴格达还是可以办到的,同意打这一仗。
  
  大战前夕,双方调兵遣将,进行各项战前准备。巴格达是个环形城市,李愬决定将主攻方向定在底格里斯河以北的城东方向,这里地形平坦,视野开阔,方便唐军排兵布阵。黑衣大食发现唐军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城东,也重新调集部队,采取应对措施。
  
  李愬决定采取“凸”字型的进攻队形,主攻部队在前,其他部队环绕辎重和炮兵部队,主攻部队进攻时,其他部队进行掩护。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将所有部队集中在一个方向上,进行重点突破,缺点则是放弃其他方向,方便敌军调动兵力。
  
  李愬认为,集中兵力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唐军的优势,只要能攻破城池,唐军就可以大杀四方,在唐军的火力优势下,完全可以击溃大食军,待占领巴格达以后,可以再逐步清缴这些溃兵。
  
  唐军准备完毕以后,就开始用大炮轰城,巴格达城墙非常坚固,又高又厚,唐军的炮兵轰了三天才轰开一个宽大的缺口。炮兵停止射击后,唐军前锋五千人开始发动进攻,从缺口处向里攻击。
  
  由于有了拉伊城的教训,唐军刚开始比较谨慎,逐步往里推进。缺口处涌来不少大食军,依托工事和掩体,拼命抵抗唐军的进攻。前锋部队发现并无异样,就开始放心大胆的往里进攻,大食军主要用弓弩、突火枪、炸弹进行反击,虽然对唐军造成一定的杀伤,但是难阻唐军的攻势。
  
  当唐军前锋部队攻入城内之后,李愬正要派出第二波唐军紧接着进城,突然发现城墙的缺口处流出大量的黑色液体。这些液体在缺口处的地面上流的到处都是,阻塞了通道,后续的唐军无法再进入。
  
  突然,大食军向缺口处射去好几支火箭,将那些黑色液体点燃,缺口处燃起熊熊大火。由于黑色的液体不停的流出来,大火也在持续的燃烧,后面的唐军根本无法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