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华氏大战 (第2/2页)
三天后,第二路军终于到达华氏城附近,与第一路军会师。严秦等人对第二路军的到来非常高兴,当即将王之孝等人迎进大营,好好招待一番。
严秦首先问了第二路军的情况,听到第二路军前后的经历,也是唏嘘不已。严秦又将华氏城的情况向王之孝等人介绍,希望两军联合,早日拿下华氏城。
第二路军安顿好以后,严秦和王之孝等人开始商讨攻占华氏城的作战方案。
严秦说:“我们两军经过前期作战,都有一些损失,但是有两个军团,加上10个襄人团,共有八万多人,实力大为增强,完全可以通过强攻,拿下华氏城。”
王之孝说:“这样吧,第一路军的弟兄们继续围城,由我们第二路军打主攻,夺取的战利品两军平分,严兄意下如何?”
严秦略微沉吟一会,然后说:“我们镇桑军都在工事里防守,确实不好抽出来,但是五个扶桑团作为机动打击部队,可以加入攻城作战,第二路军带领的五个襄人团可以改为预备队使用。”
王之孝说:“我早已听闻第一路军的扶桑兵勇悍善战,这次倒是可以见识一下,我同意严兄的方案。”
两个主将和其他将领又商议一番,决定由镇桑军继续在各个环形工事中防守,第二路军的五个襄人团在各个工事的后面,作为预备队,严防华氏城的军队突围出来。
两军的炮兵部队全部集中起来,选定一段城墙集中连续轰击,打出一个缺口,然后由镇南军和五个扶桑团作为主攻部队,从缺口处攻入华氏城。
按照王之孝的意见,本来是想让镇南军作为攻城先锋,严秦认为攻打华氏城是第一路军的主场,坚持让五个扶桑团打先锋,王之孝只能同意。
在主攻方向选择上,严秦认为前段帕拉军在华氏城的西南曾经凿出一个大洞,后面虽然填回去了,但是墙体已经受到破坏,集中轰击那里效果更好。
确定好作战方案后,两军开始进行全面的攻城准备,第二路军的五个襄人团配合镇桑军将城市完全围困起来,两军的重炮全部集中到华氏城的西南方向,镇南军还制作了十几个长梯,作为跨越护城河所用。
严秦负责指挥围城部队,打击从城内突围的帕拉军,王之孝负责主攻方向,指挥镇南军和五个扶桑团攻入城内。
拉伐罗纳得知又有一支唐军来到华氏城附近,心中恐慌不已,但他觉得华氏城作为千年古城,自己手里兵力众多,决心死守到底。为了增加守城兵力,拉伐罗纳在城中征兵拉夫,加固城墙,妄图阻止唐军攻入城内。
唐军全部准备就绪后,两军的炮兵就全部集中在一起,向华氏城的西南方向一段城墙开始轰击。王之孝将这些大炮分成几轮,昼夜不停的轰击,不给帕拉军修复城墙的机会。
在唐军炮兵不停的炮火攻击下,华氏城西南方向的的城墙遭到了狂轰滥炸,附近的帕拉军民非死即伤,纷纷逃跑。华氏城的城墙虽然厚实坚固,但是在唐军火炮的连续轰击下,加上前期有所破坏,墙体逐渐被炸塌。
唐军昼夜不停轰击了三天后,终于在华氏城西南方向,炸出了一个约十几丈宽的大缺口,缺口附近的建筑全部炸倒。
王之孝看到时机成熟,下令停止炮击,让第一波两个扶桑团带着长梯开始进攻。两个团的扶桑兵接近缺口时,城内的帕拉军也向缺口涌来,企图堵住缺口,阻止唐军攻入城内。
扶桑兵隔着护城河,用火枪对城内的帕拉军射击,由于帕拉军的弓箭射程较短,威力也不足,在对战中,唐军的火力优势显现出来,缺口处的帕拉军损失惨重被迫后退。
那些抬长梯的扶桑兵,赶紧将长梯架在护城河上,大量扶桑兵跨越长梯,纷纷向城内攻去。王之孝看到第一波部队已经打开缺口,命令后续部队跟进入城,扩大攻势。
城内的帕拉军不甘失败,在街道上撒了很多铁蒺藜,设置了一些拒马、障碍物,企图阻挡入城的唐军。大量的帕拉军依托街道两侧的建筑物,对入城的唐军射箭,投标枪,与唐军展开激烈的对战。
唐军一方面清理障碍物,一方面与城内的帕拉军激战,随着入城的唐军越来越多,战斗愈发惨烈,华氏城爆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入城的镇南军和5个扶桑团,利用火力优势,对敢于抵抗的帕拉军大肆杀戮,帕拉军伤亡惨重。
战斗的前期,帕拉军还有较强的战斗意志,仗着人数优势,与唐军反复厮杀。随着战斗的持续,帕拉军的伤亡越来越多,敢于抵抗的帕拉军大量被射杀,帕拉军的心理防线开始崩溃。
有些帕拉军看到大势已去,就想趁夜从其他方向突围,被围城的镇桑军和五个襄人团猛烈阻击,被迫退回城内。
第二天战斗仍在持续,在唐军的持续攻击下,帕拉军节节后退,有的被杀,有的投降,剩下的帕拉军全部退到王宫内。唐军扫清城内的其他地方后,将王宫团团围住,王之孝派人喊话,责令剩余的帕拉军投降。
帕拉国王拉伐罗纳一声长叹,恢弘壮丽的华氏城,算上三天的炮击,两天的战斗,五天就被唐军拿下了。拉伐罗纳看到已经有大量的帕拉军被杀,继续战斗下去只能徒增伤亡,毫无意义,只得下令投降。
华氏城有近20万守城军队,经此一役,帕拉军阵亡4万多人,其余人员全部被俘,其中大部分人受伤。唐军则阵亡近两千人,有五千多人受伤,损失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