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征服渤泥 (第2/2页)
张广孝当然不会同意这样的条件,要求将渤泥国全部纳入唐朝的版图,只要渤泥国诚心归附,唐朝愿意给予较好的投降条件,给渤泥王室保留优越的生活,坎巴拉自知渤泥国力弱小,根本无力反抗,只能答应。
张广孝决定在渤泥暂留几日,一是补充一些军需物资,二是打听一下室利佛逝和马达兰的情况。
听说唐军要打室利佛逝,坎巴拉立即来了精神,原来室利佛逝仗着国力强大,多次欺凌渤泥,渤泥原来占据整个加里曼丹岛,室利佛逝通过军事手段已经夺取该岛的南半部,渤泥国只剩下该岛的北半部。
据坎巴拉介绍,室利佛逝是南洋一带最强国,特别是海军力量非常强大,其主力部队有十几万,加上一些属国的部队估计有二十多万。马达兰位于爪哇岛的中东部,国力弱于室利佛逝,但是也有十几万军队,征讨难度也不小。
张广孝结合前期收集到的情报,认为室利佛逝兵力众多,如果逐岛争夺比较耗时耗力,决定按照原计划直接进攻其首都巨港,然后再夺取其他地方。
张广孝在文莱城留下一个骆瓯团,将渤泥王软禁起来,召集一些渤泥的降臣,在这里建立一个临时政府,然后率军南下。
唐军船队沿着加里曼丹岛北部海岸向西航行才一天,没想到遇到了暴风雨,难以继续航行,船队不得已在一个叫古晋的地方停下来。镇海军船队在古晋的港口停靠了一两天,也派人上岸补充水源,采买一些物资,没想到竟然遇到了华人同胞。
原来,早期有些华人闯南洋,他们数量不多,只能抱团发展,有一波人来到了古晋这个地方发展,他们与当地人融合,属于渤泥国的治下。
张广孝听说这里有华人,还接见了一些他们的代表,跟他们说渤泥已经被唐军打下来了,这里以后就是唐朝的地盘。这些华人虽然有很多人和当地人通婚,但是也有一些人依然保持华人的语言和传统,对唐朝心怀好感,非常欢迎到来的唐军。
唐军是来打仗的,没时间在古晋久待,暴风雨停歇后,张广孝继续率军乘船南下,张广孝利用难得的好天气,让船队开足马力,向着巨港城方向驶去。
室利佛逝的核心区域位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西部,其首都巨港位于苏门答腊岛东南部,在穆西河下游出海口不远,河岸两侧建设了大量码头,城市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
室利佛逝也派出了一些探子,听说唐军已经攻下渤泥,急忙聚集了十几万军队在巨港附近,准备与唐军决一死战。
张广孝率领船队抵达巨港外海时,发现室利佛逝在这里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战船,准备抵挡唐军对巨港的进攻。
张广孝当即命令水军炮轰室利佛逝的船只,室利佛逝的船只虽然很多,但是缺乏远程攻击的武器,只能被动挨打,接战了一阵,室利佛逝的船只很多被击毁,当即四散逃跑。
镇海军船队驱赶了外海的敌方船只以后,进入穆西河,沿着穆西河向巨港驶去。穆西河只是一个普通河流,河面不宽,河岸两侧有大量丛林,唐军船队只能呈一路纵队,顺着穆西河朝巨港方向驶去。
室利佛逝军并不甘心失败,不仅在穆西河中设置铁索拦住水面,还在河流两侧埋伏了大量的兵力。
当唐军船队被铁索阻拦以后,河流两侧的室利佛逝军用弓箭、抛石机对唐军发起攻击,唐军则利用火炮火枪对室军展开反击。唐军的火力虽然猛烈,但是室军分散躲在丛林后侧,对他们造成的伤亡有限,难以将其击溃。
突然,室军用抛石机朝唐军船队扔出一些点燃的火油包,有些火油包掉到船上,唐军的船只外侧虽然包上铁皮,但是甲板仍然是木质的,所以有些船只被火油点燃。
张广孝看到这里河道狭窄,前面又被堵住,根本不利于唐军展开攻击,下令唐军后退。唐军逐次后退,有些船只虽然着火,但是动力没有受到影响,也跟随着退向外海,经过船上的官兵紧急扑救,着火的船只虽然受到一些损伤,但是火势总算扑灭了。
船队返回外海以后,张广孝召集几个将领商议了一番,一致认为室利佛逝军已有准备,难以达到突袭的效果,只能采取保守的战法,稳步推进。张广孝决定采取水陆并进的方式,首先解决穆西河两侧的敌军,然后再集中力量进攻巨港。
张广孝在穆西河出海口附近将镇海军的登陆部队和6个骆瓯团全部放下来,张广孝将部队分成两半,由两个副将孟庆宇和董万里分别率领,沿着穆西河两岸往里推进,张广孝则率领镇海军的船队沿河向里进发。
两支陆上部队沿途碰到室利佛逝军后立即进行火力打击,张广孝的船队发现哪里有室利佛逝军,就让战船用炮火进行射击。
室利佛逝军虽然可以依托丛林进行抵抗,但是在唐军的优势火力打击下,只得步步后退。唐军抵达设置铁链的河段后,首先扫清周围的室利佛逝残军,而后全面清除河上的铁链和其他障碍物。
镇海军清除河上的铁链后,继续水陆并进,朝着巨港进发。沿途的室利佛逝军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被唐军打的继续后退,最终退入巨港城内。此时已经到了傍晚,唐军就地宿营,决定第二天对巨港城全面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