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112章 乘船南巡

第112章 乘船南巡

  第112章 乘船南巡 (第2/2页)
  
  崔右甫也接上话说:“陛下,目前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不少采矿、商贸、交通中心,很多地方的州城、县城都搬迁到条件更好的地方,甚至像天门、新民、安顺等地,原来就是一个小县城,现在骤然成为一道的首府,现在都发展的很快。”
  
  李纯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各地肯定都想借助一些地利条件,谋求更好的发展,这都无可厚非。”
  
  元稹说:“陛下,臣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夏原确实发展的很好,新开设了很多工厂,但是用蒸汽机的工厂都会烧煤,冒出很多黑烟,有的工厂离朝廷的官衙较近,有时候衙门里都会落下不少烟灰,影响环境卫生。”
  
  李纯道:“你说的这个问题,朕也有看到,目前大家都忙着赚钱,经济是发展起来了,但是燃煤确实有一些污染,现在规模还不是很大,居民们感觉不明显,以后如果开设更多工厂,污染会比较厉害。”
  
  元稹说:“按照陛下所说,开办这些工厂也有一些负面作用,不知可有化解之道?”
  
  李纯道:“这次南巡结束以后,朕会跟程异交代一下,让他跟京畿道搞个规划,让新建的燃煤工厂远离官府和居民区,这样就可以做到互不干扰。”
  
  几个人说着话,船队又不觉向前行了一段,船队越过一个沙洲,原来分成两股的淮河水在这里又汇成一起,水面略微宽阔一些,可以看见淮河北岸有个镇落。
  
  李纯指着那个镇落对元稹说:“此处唤作东圩镇,这里地势平坦,又临近淮河,可以修建码头,以后可以把那些燃煤的工厂都放到这里,这里西到夏原四十多里,这样既可以发展经济,也可以减少对城市的污染。”
  
  元稹非常惊奇,李纯居然对这个小地方也很清楚,就问:“陛下是不是早就有规划,不然不会知道的这么详细。”
  
  李纯道:“刚开始迁都夏原时,大家还不看好这里,现在夏原发展很快,开始略显拥挤,现在夏原每年涌进一二十万人口,很快将不堪重负,必须要提前规划,朕其实已经有动作了,教育部要组建的几所专科大学已经选在城北的丁圩乡建设,以后丁圩一带就作为夏原的科教区。”
  
  元稹说:“怪不得白居易跑到丁圩去建大学,城北是科教区,城东是工业区,城西陛下准备留作什么区?”
  
  李纯笑道:“城西当然是留给我们的地方。”
  
  站在一旁的范希朝问道:“陛下难道是想把皇宫再迁到城西,这太快了吧。”
  
  李纯道:“只是规划而已,刚开始迁都时,需要先建皇宫和官衙,帮助百姓树立信心、吸引人气,但是现在夏原的人气已经够了,如果以后继续跟百姓们挤在一起,确实也有些不妥,需要专门成立一个政务区。”
  
  范希朝说:“陛下一直是思路超前,每次都是大手笔,能不能跟我们透露一下什么时候建设政务区?”
  
  李纯道:“本来还想藏一会,没想到被你们这样问,没法保密了,朕的计划是下半年借着几个大学建成开学的机会,正式在城北丁圩乡一带成立科教区,计划在元和十八年,也就是后年,准备在城东的平圩集成立工业集中区,以后夏原的重型工业都集中在这里,在元和二十年,准备在城西新集乡一带开建政务区,这样省的所有人都挤在夏原,搞得城市太拥挤。”
  
  崔右甫插话说:“这几年夏原人口增长很快,地价飞涨,很多新来的人口都买不起地建房,只能租房,关键是租金也在增加,确实需要提前谋划。”
  
  李藩说:“陛下这么一说,万一很多老百姓提前跑到城西建房怎么办?”
  
  李纯道:“如果你们不问,朕还可以保密一段时间,这次被你们问出来了,消息会逐渐传出去,必然有投机取巧的跑到新集一带买地,目前西淝河以东的土地还够发展几年,所以回来以后你就和京兆府对接,严禁其他居民跑到淝河以西买地建房。”
  
  范希朝说道:“如果元和二十年开始建政务区,新都迁来才十年,那些宫殿和官衙是不是浪费了?”
  
  李纯道:“这次跟上次不同,所有的建筑都不拆,包括皇宫,都改做他用。”
  
  李正己这时说道:“上次迁都时,很多宗亲勋贵看走了眼,没有及时跟过来,这次新建政务区,能否让他们搬过来?”
  
  李纯道:“上次为了省钱省事,搬迁的不彻底,不光宗亲勋贵,还有其他一些次要机构也没搬过来,这次可以都搬过来。”
  
  李纯又对李藩说:“这次回去以后,你跟建设部对接一下,可以提前先做个规划,把三个新城都规划一下,规划好以后,元和十八年,那些留在长安的人员和机构就可以先去新集一带选地建房,皇宫和其他官衙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上次为了省钱,建设的比较简单,这次可以建的大气一些,毕竟各部都增加了不少人员。”
  
  元稹说:“国家在发展,各部都增加了不少人,原来的办公地点确实有些局促了,确实需要扩大一些规模。”
  
  几个人在甲板上聊了一阵也乏了,就进入船舱休息一下,又过了两个时辰,船队在一个地方停下。李纯带领几个官员走下船来,原来是到了宿州城,宿州刺史慕青雨早已带人在码头迎候。
  
  李纯对李藩说:“朕和你们几个官员就到宿州城简单看看,吃个便饭,其他随行人员就不用下船了,留在船上就好。”
  
  尽管李纯如此说,但是皇帝基本的威仪还是要有,李正己安排五百名御林军下船跟随护卫,加上宿州本地的警卫人员,安全问题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李纯等人下船后,慕青雨带着几个属员急忙向李纯叩拜行礼说:“宿州刺史慕青雨,带领宿州官员,叩见皇帝陛下。”
  
  李纯道:“众卿平身,你就是宿州刺史慕青雨,你的慕姓是不是慕容氏改过来的?”
  
  慕青雨起来以后说:“禀陛下,正是如此,微臣以前复姓慕容,本叫慕容雨,后来华族复姓改单姓,臣就改成了慕青雨。”
  
  李纯道:“慕容氏来自于鲜卑的慕容部,后面慕容皝建立前燕,大量慕容部的鲜卑人进入中原,经过长期融合,成为华夏大家庭的一部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