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再征吐蕃 (第2/2页)
象雄国比吐蕃国更加弱小,刚开始象雄军还凭险抵抗一阵,经过唐军的猛烈打击,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赤松巴被唐军俘获带回文金城。
唐军返回文金城后,王连生直接命人将赤松巴斩首,然后拿出从两国俘获的财物分给征战有功的将士,并设宴款待几个将领,众将士无不欢悦。
王连生认为,此次平定吐蕃残余势力,唐军固然善战,但是土浑、康巴两国也是出了大力,有心想反馈他们。
王连生根据各国的面积和人口,将土浑国分为三个领,将康巴国分为两个领,将波如国分为三个领,将吐蕃除去文金城分为两个领,象雄较小,设为一个领,总共为11个领。
土浑和康巴的五个领的官员,基本就以尚比尼和扎日勒推荐为准,吐蕃肢解出来的两个领,王连生提出让达比勒和赞吉布担任管领,两个将领自然是欢天喜地接受,象雄的管领,王连生又重新挑选了一个亲唐的赞普后裔担任。
关于波如的三个领,王连生决定由马启立率领军队回师时讨平,然后授权他就地选人任命。
众人商议一番后,王连生留下三千唐军作为都护府的直属团,其余七千人由马启立带回兰州,达比勒和赞吉布各留一千人作为自己的亲兵,其余四千人也是交给马启立带回土浑和康巴,马启立带着这些部队,沿着来时的道路踏上返程。
马启立率军到达波如后,波如国早就得知吐蕃、象雄的战况,已经被吓破了胆,主动向唐军投降,还献上大量的物资犒劳唐军。
马启立就按照王连生的划分,将波如划为三个领,看在波如国王主动投降的份上,让他领担任波如管领,另选亲唐的当地部落首领分别担任多弥和扎纳两个领的官员。
马启立在多弥将三支军队分开,让土浑和康巴军队各自返回,自己带领七千唐军返回兰州。马启立率军回到兰州时,已经到了元和十五年底,吐蕃地区的平叛和改襄工作才算正式完成。
唐朝的铁路建设工作也在如期进行,在元和十五年五月,潘兴法主持修建的淮河大桥终于建成,夏原至扬州的铁路实现通行,六月,长安到兰州的铁路全线修通。至此,从兰州可乘车直达广陵,兰广铁路成为唐朝东西向的铁路大动脉,铁路的运输规模和辐射范围更大。
通过淮河大桥的修建,唐朝的桥梁建造技术有了一个质的突破,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桥梁,成为建设大型桥梁新的主流方式。
李纯急于修建兰州以西的铁路,配合他的西征战略,但是兰州往西被黄河阻挡,必须要修跨河大桥。李纯令潘兴法带人转移到兰州,主持修建兰州黄河大桥,并令交通部同步修建从兰州黄河西岸到沙州的铁路。
按照最快的进度,兰沙铁路也要等到元和十八年才能修通,肯定等不到第一波远征了,但是李纯第一波往西征服距离不远,可以不依赖铁路,但是等到第三波往欧洲打,必须要依赖铁路了,所以兰沙铁路是给后续做准备。
早在元和十四年下半年,交通部就开始组织修建夏原到海州的铁路,同步在海州修建海运码头,计划将其作为夏原往东的出海港口。
与此同时,地方组织修建的太原至沧州铁路、余杭至润州铁路、益都至登州铁路都已在元和十五年初动工。
新沂至益都、夏原至天门、成都至渝州、晋江至福州、开封至徐州、番禺至惠州六条铁路全部纳入交通部的铁路建设规划,计划元和十六年后分批动工,全国掀起了建设铁路的热潮。
元和十五年六月,从淠河经庐江到枞阳的西运河开通,从此从长江中上游的船舶可以经西运河直达夏原,不必再绕行东运河。夏原依靠淮河、东运河、西运河,成为一个水运中心,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沿海的船只都可以顺利到达夏原。
在铁路上,从夏原可以乘坐火车到达长安、洛阳、扬州、开封等几个大城市,客流、物流都便利很多,未来夏原到海州和天门的铁路修通以后,夏原将成为铁路运输的枢纽,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
汉江作为荆汉道境内的大河,从襄州往南流到了天门以后,向东南方向流去,在汉阳汇入长江,这样一来从荆州到天门直线距离很近,但是往来行船却要从汉阳绕很远。
荆汉道看到西运河的成功,申请修建从荆州到天门的荆门运河,如此一来,荆州到天门的水运距离会缩小一大半,非常方便汉江中上游和长江上游之间的航运。
李纯觉得这是改善水运交通的好事,下旨由农水部主持修建荆门运河,按照农水部的工程计划,预计荆门运河可以在元和十八年修通。
元和十五年八月,李纯关注的几件大事都有了着落,他突然想起前些年那几个战败国家的国王,他们都在外事部的监视下集中居住,既然这些地区的居民已经全部改成襄人,也应该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安置。
想到这,李纯将元稹召过来,命他次日将那几个国王带到思政殿,自己要和他们交流一番。
次日,元稹将七个人带到思政殿,他们分别是原渤海国王大言义,原扶桑天皇藤原义孝、藤原义满,原新罗王金敬熙,原南诏王牟异寻,原吐蕃赞普赤德金,原回鹘崇德可汗的长子崇德义明。
这些人原来虽然都是一国之君,但是现在都属于唐朝的俘虏,只是被优待而已,见到唐朝的皇帝,他们还是要跟着元稹向李纯一起行叩拜之礼。
李纯并不想让他们难堪,行完礼就让他们起来,然后命人赐座,准备和他们好好交流一番。
众人坐定后,李纯说道:“截止目前,除了吐蕃还略有战事,其他地区已经全部完成了改襄工作,你们原来的子民都被划为襄人,地位都有所提高,以后要与华族和睦相处,你们有什么想法?”
大言义首先发言:“我等来到夏原以后,外事部比较善待我们,可以在夏原城内活动,也可以获取一些信息,我们粟末人能够加入大唐,还被划为襄人,地位提高了,这是我们粟末人的荣幸。”
金敬熙也说:“大唐乃天朝上国,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把大唐的治理的繁荣昌盛,襄人肯定比夷人好多了,能够融入唐朝也是我们新罗人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