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四地改襄 (第2/2页)
原来归降的四个小王,优先选四个领的管领,甚至可以向都护府推荐各领的官员,由都护府审核同意后,予以任命。
这样一来,其实朝廷主要掌握都护府及驻地城市的权力,各领的权力实际上依然在回鹘人自己手里,只是进一步拆分,主要官员由朝廷派驻的都护府任命。
在经济上,各领每年将收入的三成上缴都护府,其余的留作自用,都护府不作干涉。
都护府将辖区内所有的回鹘人划为襄人,统一定为回鹘族群,由各领的领丞负责与都护府的民政局接洽,办理各领居民的户口本和身份牌。
辖区内落实华襄分治的措施,如华襄禁婚、襄人任职七品以下、回鹘襄人不得出都护府辖区,也不得允许境外的夷人进入,如确有需要,须经都护府同意后,回鹘襄人才能出入境。
经过一番运作,原来的四个小国被拆分为十个领,被称为回鹘十领,各领官员由都护府重新任命,并向大唐效忠,正式成为唐朝的直辖领土。
按照要求,回鹘人的姓名也要改成复姓四字,由于大部分回鹘人和汉人接触很少,实际上是另起一个四字汉名,原来的回鹘名可以保留,作为族群内部使用。
回鹘人正式划为襄人后,除了有少量限制以外,其他方面和华人差不多,享受同等的财税政策,维持着半自治状态。
苏武城建立以后,不断有汉人和回鹘人到此定居,汉人将内地的产品运到这里出售,再购买当地的马匹、牛羊到内地贩运,活跃了当地商贸,回鹘人不需要再远赴苏尼城交易。
甚至有些汉人在当地办起了皮革、毛纺之类的工厂,还开设了一些餐馆、旅店、杂货店,吸引了不少回鹘人前来务工、购物,苏武城逐渐成为一个活跃的塞外城市。
安西都护齐茂林,也带着六千护兵,从沙州向西域进发,军事部考虑到后续镇西军要参加远征,就从秦陇道的地方兵力中抽调三千人,配发燧发枪,作为安西都护府的直属团,另外从镇西军抽调三千人作为先头部队参与护送任务。
齐茂林一行沿途受到西域诸小国的欢迎,一直行进到天山北坡的车师前部一带,选择在头屯河西岸建城,取西域归化唐朝之意,命名为归化城(今新疆昌吉市)。
齐茂林选择在归化城建立安西都护府有两点考虑,一是唐朝已经规划远期通往西域的铁路,元稹要求他在规划路线上选址建城;二是归化城位于天山北坡,降雨加上天山融雪,水源相对丰富,周围适合开垦为耕地。
综合考虑,齐茂林认为归化城是西域都护府的理想驻地,以后交通方便、粮食充足,繁华起来指日可待。
安西都护府的边界,朝廷已有定论,西到葱岭,南到昆仑山,东到古玉门关,东北到阿尔泰山,西北到阿拉套山。
齐茂林认为,西域境内小国林立,没有必须要再大规模的拆分,仅将较大的龟兹和车师后部一分为二,其他的小国就地改为领,共设了十二个领,称为西域十二领。
根据改制需要,原来设置的伊州、西州,还有其他小国,都改成了领,各领的五人政务会成员,尽量保留各地原来的官员,但是必须要由安西都护府重新任命。
相应的,西域人也全部改成了襄人,划分为西域族群,每人也要起一个四字的襄人姓名,制作绿色的襄人户口本和身份牌。
没想到在确认襄人身份时,起了一些风波。原来在西域的绿洲地区,早先曾经有一些汉人移民到此,这些人和当地人通婚以后,身份长期游离在汉人和西域人之间。
原来还区别不大,现在突然都被划为襄族,这些人认为自己是汉人,应该被划为华族,纷纷跑到归化城的安西都护府反映情况。
齐茂林接到这些情况后,认真思索了一番认为,关于境外汉人的身份问题,朝廷在元和十二年就已经下旨明确,三年内境外的汉人必须回到唐朝境内认祖归宗才能划为华族。
现在已经超过三年,这些人也没回去认祖归宗,继续留在西域当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来改变身份。
齐茂林也考虑到,这些人毕竟也流着华夏的血统,如果把他们跟西域土著居民一样对待也不合适,就想搞一些变通之法。
经过仔细考虑后,齐茂林决定将这些具有汉人血统的西域人划为西域族群中的周襄族,意为这些人为周朝遗民的后代,因久居异域成为了襄人。
对于周襄族,西域都护府予以照顾,在有周襄族居住的原伊州、西州、车师前部、车师后部设立的几个领,官员和公职人员优先选用周襄族,周襄族可以优先迁入归化城,在其他方面也尽量予以照顾。
齐茂林觉得确定民族这种大事,还是要报给朝廷决定,于是派人将设立周襄族的设想写成奏书派人送到朝廷。
李纯接到奏书以后,觉得齐茂林处置得当,完全同意,要求四个新襄人地区具有汉人血统的襄人,经各都护府民政局确认后,均可划到周襄族。
安西都护府除了带了一些官员,需要不少公职人员,齐茂林就尽量选用周襄族人员,归化城的公职人员大部分也被周襄族占据,大量的周襄族进入归化城经商,周襄族还可以在归化城周围垦荒,开垦五年之后,就成为自己的产业。
这些周襄人,感觉到当初是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现在安西都护府如此照顾,已经不错了,觉得跟华人差别也不大,也就接受了周襄族的身份。
齐茂林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把安西都护府打造成以后唐军西征的前进基地,所以他大力建设归化城,修建仓库,囤积物资,以供后面西征部队之用。
齐茂林还派出人员,广泛收集西方各国的情报,汇总以后派人送给外事部,作为以后西征之用。
南诏都护钱枫云,进入南诏的行程也是非常顺利,沿途的几个小国对他非常恭顺,希望他在重新设领时,尽量使用各国原先的人员。
南诏的六千护兵也和西域一个情况,由于后面镇蛮军要参加南征,所以三千直属团从黔滇道地方部队中抽调过来,另外三千人则为镇蛮军的先头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