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世界江山一统志 > 第83章 华夷分治

第83章 华夷分治

  第83章 华夷分治 (第2/2页)
  
  各道、州沿着边界设立边防巡逻部队,一经发现私自越境的人员,进行严惩,第一次杖责五十,罚银十两,并在官府留下越境记录,出现第二次私自越境行为,直接终身流放到肃慎都护府。
  
  朝廷在一些重要的对外道路留了几个出入关口,如因经商办事确需出入境的,必须办理出入境的关防文书,经边关人员查验后,方能出入。
  
  结合华夷分治、设立边界隔离带,李纯觉得可以推出严厉的边界管控措施,那就是下达锁国令。
  
  李纯记得,华夏民族的四大发明和其他很多好东西,由于没有得到控制,传播到了海外,其中火药还刺激了欧洲军事技术的发展。在明清时期,欧洲各国强大后向东方扩张,甚至出现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情况。
  
  近些年,唐朝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取得巨大成就,引起了周边其他各国的重视,不断派人偷学技术和政策,企图仿效唐朝经验也强大起来。
  
  随着不断地发展,唐朝还会出现很多更好更先进的东西,如果不进行严格控制,其他国家也学到,那就是等于培养自己的对手。
  
  李纯认为,光是在一些重要的点位严控还不行,必须要采取立体的、全面的防护措施,阻绝外界学习模仿大唐的机会。
  
  现在疆域已经确定了,边界隔离带建立起来了,李纯决定开始实施锁国令,把其他国家的人员阻于国门之外。
  
  为了落实对边界隔离带的严管,朝廷不仅责令沿边的道、州、县严格管制,还由外事部派出人员到边界沿线进行暗察,一旦发现有管理松懈的地段,对主事的官员进行严惩,让边界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隔绝线。
  
  全国的边界留六个关口可以进出,一是由云州通往回鹘的边城苏尼(今苏尼特右旗),二是沙州通往西域的边城柳园(今瓜州县柳园镇),三是河湟通向吐浑国的边城湟源(今西宁湟源县)。
  
  四是雅州通往康巴国的边城泸定(今四川泸定),五是昆州通往南诏国的边城禄丰(今云南禄丰县),六是交州通往林邑国的边城奇英(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市)。
  
  不管是任何理由、任何借口,要想进出国境,只能经过这六个边城关口。朝廷在这六个边城设立互市,互市设在一个四面用围墙圈定的小城,小城设两个门,内门由唐朝这边的商人进入,外门由外国商人进入,各自带上商品在城内摆摊交易,交易完以后,唐朝人从内门回来,外国人从外门出去。
  
  互市由外事部进行日常管理,财税部负责征税,限定交易货物的范围,对于唐朝的军用物资、创新发明等严控的产品不得带入互市。
  
  从元和十一年五月以后,唐朝开始实施严格的锁国令,任何外国人不得进入唐朝境内。李纯考虑到边境外还有四个实行羁縻政策的地区,这些地方毕竟面上也属于唐朝,如果把他们完全排除在外也不好。
  
  李纯思索一番,决定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宣慰使每年都到对应的各小国走访一下,发一些朝廷赏赐的物品,显示朝廷的恩德;二是如果这四个地区确有重要的事情,可报经宣慰使同意,由外事部派人护送进入唐朝境内,办完事再护送出去。
  
  朝廷不让外国人进来经商,但是允许唐朝人出国经商,不过要提前向外事部申请,有名额限制。外事部先对申请人的身份进行审查,只批准信誉较好的华人,而且只能卖指定范围的商品,绝不能携带违禁品。
  
  外事部批准后发放通行证,商家再到财税部办理交税手续,开具纳税凭证,然后在六个边城检查相关手续后,商队才能出国经商。
  
  在陆上进行严控,在海上同样也要严控,不得允许任何外国人从海上进入唐朝。
  
  在晋江府、番禺府留两个对外贸易的口岸,所有想从海上对外贸易的华人,必须到这两个口岸办理手续,外事部、财税部在这两个对外口岸设立办事处。
  
  外事部在每个对外的商队、船队都派有一个暗探,一是监视这些商队、船队,不得泄露唐朝的秘密,不得私藏卖出违禁物资;二是顺便搜集沿途各国的情报,掌握山川地理情况,学习各国语言,储备翻译人才,为以后的第二波出击做好准备。
  
  唐朝这种只出不进的政策,引起其他一些国家的不满,但是靠近唐朝的各小国,都被打服了,哪敢有异议。
  
  远一些的国家可以设置一些障碍,但是唐朝这些出境的商队属于垄断贸易,利润丰厚,而且商队卖出的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品深受各国的欢迎,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沿途各国也就默许了。
  
  李纯认为华夷分治、划定边界、实施锁国令,三者相辅相成,虽然唐朝境内实行华夷分治,华人自是高一等,但境内的夷人毕竟也是大唐的子民,肯定也是高于境外的夷人。
  
  对于境外的夷人,朝廷无法管理,但是通过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可以把境内外的夷人隔开区分,边境以外的夷人,就是以后唐朝华夷两族的征服对象。
  
  划定边界、实施锁国令后,唐朝可以排除外界干扰,集中精力进行内部建设,发展出更加发达的科技、经济、文化,积蓄更加强大的军事实力,一旦完成内部整合,唐朝的综合国力再上一层楼,就是第二次猛龙出海、对外扩张的机会。
  
  李纯认为,朝廷对境内的各个夷族,限制措施不多,而且他们也会跟华族一起享受到唐朝大变革、大发展的红利,待以后唐朝实力强大,华族带着境内的夷族一起打出去,境内的夷族也会跟着沾光,他们也不算不亏。
  
  李纯要求各地,特别是边疆各道,不得歧视打压各个夷族,在朝廷的三项限制措施之外,不得设置其他压迫夷族的政策,至少在表面上,不要让夷族觉得华族压迫他们。
  
  毕竟,境外亚欧非等地的夷人比唐朝华夷两族加起来都多得多,单靠华人征服难度比较大,可以在境内夷人中大规模征兵,让他们充当仆从军,帮华族打天下。
  
  既然以后要用他们,就要对他们稍微好一点,让他们心理上向华夏族靠拢,再分点利益给他们,他们才会出大力。
  
  处理好民族和边界问题后,李纯开始集中力量大规模搞国内建设,关注和介入国家的重要事务。
  
  到了元和十一年,夏原新都虽然已经建成,并完成迁都,但是新都草创,官衙和道路还不完善,相关的建设仍在进行,预计下半年才能全部完成,可以迎接长安第二波人员搬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