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教育事业 (第2/2页)
科举的事情结束,白居易等人又开始忙起筹备初中的事,李纯则关心起夏原新都的营建情况。
夏原新都经过近四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皇宫官衙都已经建起来了,甚至有不少洛阳的百姓也过来买地建房,夏原到处是施工的场景。
夏原地处淮河岸边,水路交通非常便利,各种建筑材料、货物运输极为方便,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进行。
夏原周边人口众多,招工非常容易,顺便也带动了附近农民的就业。朝廷的经济收入有保障,财税部完全按照预算拨付资金,建设部开足马力推进各个项目,力争在元和十年9月份完成新都建设。
按照李纯的打算,元和十年七八月份就可以完成对外战事,待战事结束以后,基本奠定了唐朝新的版图,朝廷就迁都到夏原,管理这个新的强大国家。
到了元和九年七月份,教育部全面推进新办初中的开学准备工作,各县的校舍、教师已经准备完毕,开始招生录取工作。经过各地的前期宣传,大家都知道上新式学校好,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学生报名总体比较积极。
由于以前私塾先生教的都是一些儒家经典,基本不教其他学科的内容,导致入学考试基本以语文知识为主,数学就只考最基本的个位数加减法,算是矮子里面挑大个。
经过考试选拔,各个学校录取完生员后,各县基本在7月15日公布招生名单,在7月20日正式开学。
为了支持各地的办学,白居易让教育部各司的郎中、员外郎到长安周边各县,参加他们的开学典礼,白居易和两个侍郎、两个少卿也到长安城内的几个初中,参加他们的开学典礼。
李纯作为皇帝,不方便参加,就让纪奎让察访司派出五个人,跟着教育部五个官员到几个初中捧场。
新式初中的举办,进一步夯实了新知识的教育普及,对开启民智,富国强兵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李纯想着,现在先开个好头,以后逐步再更新知识,充实内容,学校教的东西会越来越多,人才的质量也会逐步提高。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培养出更多的新式人才,建立起唐朝先进的工业体系,促进经济繁荣,生产出更加先进的武器,让大唐对世界其他各国拥有绝对优势。
各个初中都开学后,李纯抽空到长安的几所初中去微服私访了两次,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学校里都是男童,没有女童,明显是重男轻女的表现。
李纯又回想起儿子李宥14岁就结婚生子的事情,觉得早婚早恋和重男轻女,是普及教育的两个重要阻碍。
按照教育规划,学生六、七岁入学,经过五年小学、四年初中,三年高中或中专,至少也是18岁,这才算掌握了相对足够的知识,既可以可以谋一个职业,也为国家做贡献。
唐朝存在普遍的早婚早育现象,很多人十四、五岁就结婚生子,这些少年身体还没发育齐全,也没有一技之长,长此以往,社会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李纯认为,重男轻女是千年以来的思想,不是骤然就能解决的,即便是明年要求初中招收女生,女童的文盲率很高,也很难招到。
虽然初中生免除学费,但是其他杂费免不了,从小学到初中花费也不少,家境较差的肯定会集中财力供养家中的男童。
强制初中招生女童很难落实,只能是在四年后举办小学时,鼓励女童入学,从头抓起,逐步提高女童的入学率。
李纯还发现,很多有志向的年轻人也并不愿意过早结婚,不少男人为了考上功名二十多岁才结婚的大有人在。
那些年龄很小就早婚早育的人家,形成了大孩带小孩的情况,造成了很重的家庭负担,必须要得到遏制。
李纯认为,是要考虑到唐朝的社会现实,制定一个合适的结婚年龄,不能引发较大的社会阻力。
综合考虑,李纯决定将男性的结婚年龄定在18岁,女性的结婚年龄定在16岁,这样可以保证男性可以上到高中、中专毕业,女性至少可以上到初中毕业。
李纯考虑成熟后,就召来李吉甫、白居易、崔右甫过来商议此事。
李纯道:“目前新式的初中都办起来了,以后还要办小学、高中、中专,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目前很多人早婚早育,既产生了一些问题,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要适当纠正一下。”
李吉甫说:“其实在社会上,早婚早育并非共识,凡是家庭思想端正的,都是想让孩子先学点本领,然后再谈婚论嫁,有些孩子连自己都没法养,生了孩子也是给上一辈养,只能加重家庭负担。”
白居易说:“目前存在这种现象,主要是以前各朝也没人管这事,放任自流,有些老百姓就随性而为,孩子刚懂男女之事,就给操办婚事,久而久之形成恶习。”
李纯说:“不管是从教育上,还是孩子的身体发育上,婚育过早都是有很大弊端,朕决定管管这事,初定以后男子18岁、女子16岁才能结婚,你们意下如何?”
崔右甫说:“目前民间主流的结婚年龄是男子16、女子15,陛下略微提高一些,估计大部分人应该能接受。”
白居易说:“就是让他们晚一两年结婚,又不是不让他们结婚,臣也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
李纯道:“既如此,那就定这个年龄以后才能结婚,这个年龄之前禁止结婚。”
李吉甫说:“这个最低结婚年龄规定的比较合理,但是有个难点是,目前结婚都是民间行为,私自办个婚礼就行,朝廷不好管控。”
崔右甫说:“朝廷下个诏书,规定好结婚年龄,谁敢违反就抓起来问罪,这样就会起到警示作用。”
李纯道:“不能光靠强硬手段,诏书肯定是要下,但是也要讲清道理,前期以宣传劝导为主。以后民间结婚办婚礼前,首先要到县里登记,县民政部门确认年龄予以登记后,才认可是正式结婚。如果不到县里办理登记的,一律认定为非法结婚,官府不予承认。”
白居易说:“这个办法好,以后结婚必须要经过官府审核,但是如果有人偷摸的结婚怎么办?”
李纯道:“结婚可以偷摸,婚后总要一起过日子,总会被邻里知道,设立举报制度,对非法结婚的进行处罚,一半罚金奖励给举报者,看谁敢偷着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