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中秋诗会 (第2/2页)
  
  李纯笑道:“裴爱卿忙于政务,诗文生疏了些,情有可原,不过按照规矩还是要罚酒三杯。”
  
  裴垍拱了拱手,然后闷头连喝三杯酒,喝得有点呛。
  
  为了缓解一下略微尴尬的场面,李纯就说道:“众位爱卿很多会写诗,朕也不能落后,今天也借机赋诗一首。”
  
  众人都有点惊喜,没想到皇上也要吟诗,就打起精神听。
  
  只听李纯吟道:
  
  朕亦好诗亦好酒,自比才高有八斗。
  
  作诗半天仅一句,酒喝二两就上头。
  
  吟罢,自己笑了起来,郭贵妃和刘嫔也跟着笑了起来。
  
  众人也被逗乐了,没想到皇上还能这么幽默一下。
  
  李纯自己心想,虽说唐朝诗人众多,自己的文学水平也不差,写诗填词的也会些,比起元稹、白居易自然差了点,比起李绛等人还是有底气的,今天中秋聚会,就是让大家愉快一下,搞个打油诗活跃一下氛围,也把裴垍的小尴尬掩盖过去。
  
  大家笑罢,李纯让郭贵妃接着摸,这次摸出的是白居易,李纯倒是想看看当朝第一诗才,有何佳作。
  
  只见白居易起身后,不慌不慌不忙说道:“今天陛下在紫微城举办诗酒会,臣就以紫薇花为题,作诗一首”
  
  于是从容吟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李纯听罢,确实不错,别有一番韵味,白居易的文化底蕴扎实而深厚,其他大臣也是纷纷叫好,太监自然是赶紧把信封奉上。
  
  就这样,诗酒会搞了两个多时辰才结束,大部分人都顺利作诗,领到一个红色信封,少数人吟不出来,喝了三杯酒,总体氛围宽松愉快,大家觉得这个诗酒会很有意义。
  
  元稹等人回去以后,连忙打开红色信封看,只见里面是一个粉色的厚纸片,上面写着:
  
  “可凭此片到枢密院选取一个价值三两银子的礼物。并在下面注解:枢密院有好几种礼物,个人后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到枢密院选择领取。”有点类似后世的代金券。
  
  元稹等人感慨,皇上可真会搞创新,可以自己挑礼物,上下两相宜,真好,可以回去让夫人好好挑选一下。
  
  中秋节结束,工部就忙起来了,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发明大会的事情。工部尚书柳晟和侍郎刘元景,一起来到紫微城,向李纯请示发明大会的筹办事宜。
  
  柳晟说:“陛下下旨以后,很多百姓踊跃参加,共有一百多人,都需要现场演示,需要的场地较大,所以臣等选择在洛阳东门外,选择一片空地,搭了一个台子,四周围了一下,陛下要不要去看一下。”
  
  李纯说:“场地你们定就好,朕到时自然过去,也邀请一些大臣过去助阵一下,参加人员要搜身,不能携带利器,现场的安全和保障工作,你们要细致的考虑,人不够的话,可以跟崔群商议,从枢密院派人过去。”
  
  柳晟说:“不知陛下对发明大会的举办,有什么要求?”
  
  李纯道:“搞发明创造,是为了国计民生,不是为了搞花架子,所以你们要筛选,把有实用价值的发明放在主要位置,到时你们要选出有价值、有创新的十个发明,其中再选出三个最好的,发一些奖品,或者招入朝廷任职。”
  
  柳晟说:“臣前面已经按照陛下的要求准备了,陛下的那件展品,艾笛声也准备好了,现场演示没有问题。”
  
  李纯道:“好,为了表示朝廷的重视,明天上午首先展示朕那个器件,然后展示其他的,到时大会你来主持。”
  
  第二天上午,洛阳东门外,聚集了很多百姓,都想看看所谓的发明大会,有什么稀奇玩意。
  
  工部用木栅栏围成一个广场作为展区,百姓可以隔着栅栏观看。展区前方搭了一个五尺多高的台子,作为皇帝和诸位大臣的观看区。
  
  由于参展人员较多,工部决定采取分批展示的方法,逐个进行演示。
  
  时辰到了,人员也到齐了,李纯示意开始。
  
  柳晟首先站出来。大声说道:
  
  “皇上自即位以来,我朝发展日益繁盛,需要各方面的人才。皇上非常重视民间的能工巧匠,希望工匠们能够制作出一些创新实用的器件,可以生产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东西,更好的满足国家和百姓的需求。我们工部按照皇上的要求,举办这次发明大会,希望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绝活,最好的前十名,朝廷会有丰厚赏钱,前三名,还可以进入工部或者匠作监。为了鼓励大家发明出好东西,皇上也命人制作了一个物件,第一个展出,现在请皇上敲锣开始今天的发明大会。”
  
  只见一个太监拿来一面铜锣,一个宫女拿来一个鼓槌,李纯站起来,对着铜锣用力敲了一下,“砰!”的一声,大会开始。
  
  只见在柳晟说话的功夫,早就有有人搬来一堆东西在组装,先是一个正烧火的铁炉子,上面放着一个密闭的大铁壶,铁壶前面有个喷嘴,对着一个叶轮,叶轮的一头有个凸轴,凸轴连着一个粗木杆,木杆的一头是个木杵,下面是个石臼,石臼里面是一些稻谷。
  
  只见炉子里的火越烧越旺,铁壶里的水开始沸腾,从喷嘴里喷出白色热气,开始较少,后来越喷越多,吹动了叶轮,叶轮开始转动,带动凸轴转动。
  
  当凸轴压向木杆时,木杵被压起来,凸轴转过去后,木杵落下来,砸向石臼里面的稻谷。后面喷出的热气稳定了,在叶轮和凸轴的带动下,木杵均匀的砸向石臼里的稻谷。
  
  官员和百姓们看明白了,这不就是舂米吗?水壶靠着烧木材,喷出热气,可以带动木锤自动舂米,真是稀奇,百姓们发出啧啧赞叹。
  
  看了约一刻钟,柳晟感觉大家也看明白了,就让人灭火撤去这个自动舂米的机器。
  
  李纯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大唐臣民们,劳动人民太辛苦,朕发明这个舂米机,就是想减轻人的劳作,让机器帮人们干活,这个机器还不完善,还可以继续改进,不仅可以舂米,还可以织布、拉车,其他人也都可以发明出好的东西,让更多的机器帮人干活。”
  
  官员和百姓们听了,觉得这个主意真好,能够见到皇帝听到他讲话非常不容易,大家非常兴奋,一片鼓掌叫好,李纯挥手致意一下,又让柳晟继续展示其他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