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长安奇遇 (第2/2页)
  
  那个小孩跑的很快,但是李纯带人死死咬住,一路追去过,不知不觉就来到了长安西南的延祚坊一带。那个小孩最终闪身进入到一个破落院子之中,李纯也带人闯进去。
  
  李纯等人进入院子以后,发现这个院子残破不堪,里面卫生极差,有十几个人在里面,分成几拨各自蜷缩在一起。小孩进入院子以后,无处可躲,惶恐的缩在一角,紧张的看着李纯等人。
  
  吐突承璀扯着尖细的嗓子喊道:“大胆小偷,光天化日之下,竟敢窃人钱财,赶快把钱包交出来,还可饶你不死!”
  
  说罢,吐突承璀就带着一个亲兵过去,对那个小孩搜身,没想到居然没搜到,肯定是被他藏起来了。
  
  吐突承璀怒了,当即一脚踹到小孩身上,将其踹翻,然后逼问道:“你把钱包藏在哪里了,不说就揍死你!”说完又蹬了一脚。
  
  没想到这个小孩死硬,就是不吭气,吐突承璀怒了,和另外一个亲兵又踹了几脚,孩子身上已经有了伤痕,还是不吭气。
  
  吐突承璀在拷问那个小孩时,院子里的那十几个人也紧张的望过来,他们有老有小。
  
  其中有个中年妇女似乎是生病了,病恹恹地躺在地上,但是对小孩流露出非常关切的眼神,她看着那个小孩被打,眼里噙着泪水。
  
  在病妇身边还有一个五六岁的女孩,看着吐突承璀殴打那个孩子,突然哭喊着说:“你们不要打我哥,你们不要打我哥!”。
  
  这时那个妇女也哭喊起来:“大良,你就把钱包给他们吧,娘的病不治了,再这样下去你就要被打死了。”
  
  李纯看形势有些不对,就让吐突承璀停手,然后对那个中年妇女说:“大嫂,这是你的儿子?你得了什么病要偷钱来治?”
  
  那个中年妇女悲戚地说:“这位公子,真是对不住了,这孩子是为了治我的病,才出去偷钱,我这就让孩子把钱还给你。”
  
  她然后对着那个偷钱的孩子说:“大良,把钱包给人家吧,靠偷钱来给娘治病,娘就算病好了,心也不安。”
  
  那个叫大良的孩子,这才无可奈何的到一堆杂物下面拿出钱包,交给了吐突承璀,吐突承璀将钱包上的土拍了拍,又交给李纯。
  
  李纯没有接钱包,而是四处打量这个院子,发现里面又脏又乱又挤,房子破败不堪,看里面的人一个个脏兮兮的,穿的衣服也很破旧,怎么看都像乞丐或难民。
  
  李纯感觉延祚坊应该属于长安的贫民区,没想到繁华的长安还有如此脏乱的地方,又感觉那个中年女人似乎有什么苦衷,想着既然来了也不能不管,就问道:
  
  “大嫂,你们从哪里来,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中年女人叹了一口气,黯然说道:
  
  “我们本生活在渭州(今甘肃陇西)一带,三年前吐蕃打到我们那里,我家男人被吐蕃人抓去做了奴隶,家里的东西也被抢光了,吐蕃人看我是个病人,孩子又小,这才放过我们。我们娘仨断了生活来源,只能逃难来到长安,我身上的病一直不好,浑身酸软乏力,今年更加厉害了,都没法走路,全家只能靠大良偷钱、偷东西生活,真是罪过呀!”
  
  说完又呜呜的哭起来。
  
  大良在旁边闷声不语,一脸的悲戚,院子里其他人也是唉声叹气。
  
  其中一个老人说:
  
  “我们也是从陇右逃难过来的,家乡都被吐蕃人占领了,吐蕃人的压迫太厉害,苛捐杂税太多,横征暴敛,根本无法过活,我和老婆子只能来到长安靠乞讨为生。”
  
  说完也是老泪纵横,旁边的一个老太婆也跟着一起哭。
  
  陇右难民,居然和当初书里看到的内容一样,李纯的心中陡然沉重起来,国家贫弱,百姓生存艰难。这些陇右人因为吐蕃的侵略,家破人亡,流落异乡,只能卑微地在社会最底层苟延残喘。
  
  想到这,李纯已经无心再要回自己的钱包,就将钱包交给那个中年女人,说道:
  
  “国家无能,你们跟着受苦了,这点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你就拿去看病吧。”
  
  那个中年妇女还想推辞,李纯将钱包硬塞进他的手里,她也确实需要钱,也就含泪收下了。
  
  大良看到被偷的人居然主动把钱包给了他娘,连忙朝李纯跪下,郑重的向他磕了三个头,以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