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 摆上架 (第1/2页)
曾少红这番话乍听起来有些道理,实际上十分狡猾地做了一个偷换概念。
首先并不是只有拍摄科幻片才会用到高科技技术,科幻片也不是叶知秋一个人的专属。
政策就在这里,现场那么多导演,谁想拿这个支持就按要求拍呗。
而且,影视总局设立这个专项资金,本就是为了支持影片制作技术创新的,如果广撒网、什么影片都能拿,那也就失去其意义了。
只不过,对于曾少红这种老派导演,拍了几十年电影,用的都是以前的技术,有点难接受而已。
对于曾少红提出的质疑,陈建功也没过多解释,继续介绍政策。
除了设立高科技专项资金外,还有“优秀国产影片奖”,这才是整个计划的大头。
简单来说,影视总局希望明年推出不少于10部“精品电影”、50部“优秀电影”。
而“精品”和“优秀”之间的区分,是票房成绩。
精品电影需达到总票房10亿以上,优秀电影则为票房1亿以上。
对于符合条件的电影,给予一系列支持,包括发行与宣传支持、税收优惠政策、直接的资金奖励等。
当然,对票房超10亿的“精品电影”支持力度是最大的。
这个政策一出,现场众人“哗”地一声,神情兴奋起来。
现在拍一部电影,涉及到大约6-7种税务名目需要缴纳,这个是按票房比例来的,也就是说你票房越高,需要缴的税就越多。
虽然华夏电影的税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比较轻的,尤其是相对于好莱坞来说,但没人会嫌钱多不是?
这个税收优惠政策及资金奖励,就是相较于以前白白多出来的钱啊。
很快,有人提出了关键问题。
“这个‘精品电影’只限10个奖励名额,如果达到标准的影片超过了10部怎么办,那奖给谁?”
陈建功回答道:“超过名额的部分,就按‘优秀电影’的标准进行奖励。”
“至于怎么区分的话,现在实行报名制。”
“现场各位导演就可以进行报名,预计自己明年可以产出多少部精品名额,我们会进行登记。”
“登记在册并达到目标的,可以优先奖励。”
话音落下,众多导演心中一凛。
这是要现场下“军令状”了啊,估计这才是今天召集众多导演来的目的。
10个“精品电影”的名额,说少不少,但也的确不多。
今年为止,刚好有10部国产影片达到这个标准,谁也不能保证明年会不会超出名额。
所以这个“军令状”还真得立,这可是关系到上千万资金的。
很快有心思活络的人想到,先报名把这个名额占了。
反正票房的事,变数那么大谁说得准,顶多到时没达到就算了呗...
不过,显然影视总局将这个情况考虑了进去。
陈建功笑眯眯提醒道:“对于报了名,但最终没有达标的作品,也会登记在案。”
“影视总局会进行综合评判,差距较大的,视情况对该名导演其他作品的政策优惠名额延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