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新年的烟火气 (第1/2页)
一九六四年的最后一天,是在一场细碎的雪籽敲打窗棂声中到来的。
赵四清晨推开房门,一股凛冽却清新的寒气扑面而来。
远处的山峦笼罩在灰白色的雾气里,近处屋顶和空地上,薄薄地铺了一层晶莹的雪粒,在渐亮的晨光中闪着微光。
生活区里比平日喧闹些,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过年的兴奋,穿着臃肿的棉袄在雪地里追逐嬉戏,小脸冻得通红,呵出的白气一团团的。
"下雪了。"
苏婉清的声音带着惊喜从身后传来,她将一件厚外套披在赵四肩上。
"山里到底比城里冷,这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呢。"
赵四回头,看见妻子穿着那件半旧的列宁装,外面套了件蓝布罩衫,围巾严实地裹着脖子,脸颊被冷空气激得泛起红晕,眼神却亮晶晶的。
他伸手帮她理了理围巾,触到她冰凉的耳垂,心里一动:"今天要去医务室吗?这么冷的天。"
"要去的,刘大姐一个人忙不过来。而且快过年了,得把药材再清点一遍,有些受潮的得赶紧处理。"
苏婉清说着,朝手心哈了口热气,"我穿得厚,不怕冷。"
赵四点点头,目光落在她忙碌的身影上。
几个月下来,苏婉清已经完全适应了山里的生活,原本白皙的皮肤被山风和阳光镀上了一层健康的蜜色,身形虽依然纤细,却不再显得柔弱,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利落和坚韧。
早饭后,两人分头行动。
赵四要去"磐石"基地做年前的最后一次巡检,苏婉清则赶往医务室。
临出门前,赵四像是想起什么,从床底拖出一个小木箱,打开锁,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布包。
"这是..."苏婉清好奇地看着。
赵四解开布包,里面是几张罕见的彩色糖纸和一小包水果硬糖,还有一小卷红纸和一支毛笔、一方残墨。
"过年了,总得有点过年的样子。晚上咱们贴春联,糖留着过年吃。"
苏婉清拿起那包水果糖,透明玻璃纸上印着鲜艳的橘子图案,在物资匮乏的山沟里显得格外珍贵。
她眼眶微热,小心地捻起一颗,剥开,塞进赵四嘴里:"甜不甜?"
橘子香精的味道在口中化开,甜得有些发腻,赵四却觉得这是世间最美味的滋味。
他笑着点头:"甜!你也吃一颗。"
"不了,"
苏婉清把糖仔细包好,放回箱子。
"留着过年招待客人。对了,我昨天跟小红姐说好了,她家今年杀了年猪,答应换给咱们二两肥肉,晚上我准备包饺子!"
看着妻子眼中闪烁的期待和精打细算的满足感,赵四心里软成一片。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在极端艰苦中,依然努力经营着点滴的温暖与仪式感。
白天的工作依旧繁忙。
赵四在阴冷潮湿的地下洞厅里,仔细检查了每一个环节。
工人们脸上都带着节日的喜悦,干劲十足,见到他都热情地打招呼。
"赵顾问,过年好!"
"赵工,明天放假,今晚来我家喝两盅?"
赵四一一笑着回应,心里暖融融的。
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建设者,早已在共同奋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苏婉清在医务室也忙得脚不沾地。
年底了,感冒发烧、冻伤皲裂的病人比平时多了不少。
她和刘淑兰一边耐心诊治,一边将之前采摘、炮制好的草药分装成小包,送给那些家境尤其困难的职工家属,嘱咐他们如何煎服。
傍晚时分,赵四比平时早些回到家。
一进门,就闻到一股诱人的肉香。
苏婉清正系着那条蓝花布围裙,在灶台前忙碌。
小小的土屋里热气腾腾,灶眼里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炖着萝卜,旁边案板上摆着切好的白菜和一小碗珍贵的肉馅,旁边是已经和好的面团。
"回来啦?快洗手,准备包饺子!"
苏婉清回头冲他一笑,鼻尖上沾着一点面粉,在煤油灯的光晕里显得格外动人。
"好嘞!"
赵四脱下外套,搓了搓冻得发麻的手,凑到灶边烤火,
"真香啊,这萝卜炖得。"
"小红姐送来的肉,肥瘦相间,我炼了点油,剩下的剁馅了。”
“萝卜是食堂张师傅给的,说是他们自己种的,甜着呢。"
苏婉清一边麻利地擀着饺子皮,一边说。
"我还用你拿回来的豆腐干炒了个青菜,一会儿就好。"
赵四洗了手,也加入包饺子的行列。
他手艺生疏,包的饺子要么馅少瘪塌,要么形状怪异,引得苏婉清抿嘴直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