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最长的河 (第2/2页)
最后他则提到了“军械常擦拭,操演要尽心”的劝诫,直言“军容整肃为士气之本”、“此规可令士卒养成谨严之风”,从而在战时做到“令如臂使,行若风雷”。
赵云也是点头附和道:“其中多处言及‘待民如手足’、‘粮饷靠民耕’,可令士卒理解‘兵民一体、休戚与共’的道理,从而减少抢掠财货、淫辱女眷的恶行。”
“此令仁战兼顾,道出了安军立民之本,正当大力推行,方可不负使君初心!”
面对赞誉,张昀连连摆手,谦逊道:“诸位将军谬赞矣!区区一纸《劝兵令》,纵然文辞浅显、易于推广,又岂能独担教化整军之重任?”
“只有以严明之法度,不懈之管训,将令中所言落于士卒日常行止,方为治军之本啊!”
此言一出,堂上诸将纷纷颔首称善。
散会之后,众人次第走出议事厅。
张昀早就留意到,今天关羽身旁随行之人并非关平,而是一位年约三旬、体格精悍的陌生汉子,便问道:“关将军,怎不见坦之?”
关羽笑道:“日前,坦之奉命押运五千石粮草,往射阳去矣。”
张昀颔首,目光转向其身后的汉子:“这位壮士此前倒是未曾见过,不知是?”
关羽含笑侧身引介:“此乃吕岱,吕定公!原为海陵县尉。此前吾率军巡视海陵,见其处事明快,条理井然,一番相谈之后,更觉其人胸有丘壑。更难得的是,定公对军略也有不俗的见解。”
他看向吕岱,语气中带着赞许:“如今军中新卒降俘云集,整训之务繁剧,某也是颇感分身乏术,遂力邀定公前来广陵。目下其任参军都尉一职,佐吾协理军伍!”
关羽言毕,吕岱抱拳施礼:“下吏吕岱,见过张从事!”
张昀还礼,开口赞道:“果然是英伟之士!”心中则是暗自咋舌。
吕岱?
吕定公?
好家伙,原来三国名将中“最长的河”就是他啊?
说起这位吕岱,也是东吴的将领。
他的知名度不高,在三国演义中貌似只被提了一行字,但却是一位能以九十岁高龄,披甲上马,亲理戎机的“超长待机王”。
其人仕途初为广陵小吏,后投奔江东一时也未受重用,仅任吴郡县丞。
孙权初掌江东时,亲自检查各县仓库管理和囚犯处置情况,命下辖各县令、丞均到场汇报。其他官员因政务疏漏被孙权责备,唯有吕岱应对自如,从一众人中脱颖而出。
担任余姚长时,他组建了千余人的嫡系部队,开启了军事生涯。此后,他历任督军校尉、庐陵太守等职,在平定山越叛乱、征讨荆州等地的战役中屡立战功,逐渐成为东吴颇受倚重的将领。
孙权称帝后,吕岱长期镇守南疆。
延康元年(220年),他代步骘出任交州刺史,施政恩威并举以靖岭南。并在黄武五年(226年)以奇袭平定交州士徽叛乱,晋封番禺侯。